以双凤涡纹璧、透雕龙凤涡纹璧、犀形璜、双龙浦纹璜四玉饰,自上而下为主件;中间缀配以玉人、玉珠、璃珠、精珠以及金珠,末端再以玉套环居之。
既是大小各异,又轻重有序,兼之色彩斑斓,实属千金不易之美。
再佐之天子颇庞的身躯,以及长期养尊处优的神情言举,倒是深契公卿王侯等豪门贵人后辈子侄的装扮。
“天潢贵胄之姿,当如是也!”
细细打量罢,郑璞含笑而赞。
却是不想,天子听罢,反而面色一顿。
旋即,便扬眉催声,“郑卿,朕此身服饰,竟不类游学士子邪?”
游学士子?
闻问,郑璞膛目结舌。
一时之间,竟与天子面面相觑,相顾无语。
“咳咳~~~~”
倒是亭内的侍中郭攸之,年长且谙世故,径直轻咳数声,打断了他们二人的窘态,然后便冲着天子行了一礼,轻声说道,“陛下,郑书佐尚未知此事。”
“啊!”
回过神来的天子,微讶一声,便连连颔首,“然也!然也!朕却是忘了,朕特请相父,且先不知会郑卿了。”
话落,便转身入座,以目视侍中郭攸之,喜笑盈腮。
“郭卿,你且来为郑卿解惑。”
“唯。”
恭敬领命,郭攸之才转头,含笑为郑璞悉数叙来。
原来,乃是当日郑璞面谏丞相,让天子出宫见识巴蜀风物黎庶之事,丞相将之付与行了。
然,却是稍微变动了些。
郑璞最初的谏言,乃是让天子仪仗俱全出宫。
或巡视各郡县民生政务,或前往军营与士卒犒军同乐,或沿途抚慰黎庶孤寡以及赐餐乡闾三老等等,彰德显仁,令巴蜀之地慕汉室君恩。
而丞相诸葛亮,却是打算让天子乔扮游学士子,带着数近侍先观风土人物。
且观天子出游后的成效,再作他论。
若真如郑璞所谏,天子的见识及知权达变等,比乏居深宫时更具人君之风,那么,以后出宫可再多益之。
如若不能,便就此作罢。
免得允天子出宫之举,成为纵容荒政的嬉戏。
随行之人,乃诸葛乔与董允。
诸葛乔,丞相声称是让其随天子同历练,实乃携书沿途督促天子勤学。
而性情刚直的董允,则是兼领“起居注”。记录天子出游时行举言辞,呈丞相过目,以定夺此番出游是否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