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晞的亲戚们都给左晞出谋划策,希望能叫左爸的继子以故意谋杀罪伏法。这样一来,继子就失了遗产继承权。
左晞没有应承,随意的应付了几句便决定相信司法公正。之后找了律师按相关法规处理了左爸二人留下的遗产。
左家只是普通的工薪家庭,虽然第二春的工作不是很稳定,收入也不高。但左爸二人确是都有工作过的,而且人家也不是全无个人资产的。
除了家里那套房子是左晞妈妈年轻时与左爸一块奋斗出来的,家里的其他存款,是可以算得上他们二人的共有财产的。既然如此,人家儿子自然也有继承权。
若不是不要遗产会让人侧目,左晞未必会稀罕左爸留下的东西。不过就算左晞留了左爸的遗产,左晞也不准备留下来。
微公益有绑定帐户月捐的公益活动,左晞挑了流浪动物救助和抗战老兵助养的月捐活动,然后将从左爸那里得来的遗产按月捐出去。
办完了左爸的后事,又处理了一些后续事情,等审判结果出来后,左晞便和一直陪着她的十一回学校了。
“如果能考上博士,我想继续往下读,将来争取留校任教。”学校也非净土,但寒暑假和各种法定假期却绝对吸引人。如果不在乎职称和工资多寡,做个助教也是份让人羡慕的工作。
回去的路上,左晞与十一说着以后的打算。十一听罢,则跟左晞商量读博和将来就职的学校。
十一看得出来,因为左爸的原因,左晞对家乡已经没有任何留恋了,对她读大学的城市也没有非它不可的执念。金氏总部在长安,轻易挪不得地方。若左晞愿意去长安那边的大学读博和工作,他俩将来就可以生活在长安。
哪怕没有轰轰烈烈,也没有时间让他们细水长流,但有些事情不需要言说,便已经心意相通。
十一在规划他们的未来,左晞也在跟十一说着将来的打算。同一个时空,两个没有多少交集,彼此的生活圈也不交叉的人正在用让他们彼此舒服的方式向前走着。
……
生命在于运动,成为金允延的十一非常认可这句话。他喜欢旅行,喜欢各种极限运动。与左晞重逢后,金允延又多了一项热爱。
茶言茶语~
而左晞呢,穿越的经历让她比同龄人多了份成熟和稳重。富余的生活也叫左晞多了份底气。学习之于,她还真的写了一份《礼程》。
书写好后,她一边联系出版社,一边在网上挑章节发表。不管这本书的争议有多大,但左晞却是成功将自己炒出了名声。
研究传统礼典程序什么的,并不是左晞的专业,不过却给她的履历添了一笔加分项,对她的留校计划也多有帮助。
研究生之后,左晞当真去了长安大学念博士。去了长安,她与十一也正式见了家长,金家没有门户之见,对左晞也很满意,那之后左晞和十一便以男女朋友的身份谈恋爱。
不过到长安的第二年,暑假的时候玩的太尽兴,一个不小心就弄出了人命。
知道左晞怀孕的时候,十一激动的热泪盈眶,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拥有了稀世珍宝。左晞不忍他失望,也不想扼杀这个突如其来的小生命。她不曾做过母亲,虽不觉遗憾,却也有几分好奇和期待。
决定留下这个孩子了,两人的婚礼也就没办法等左晞毕业了。趁着肚子还没大起来,迅速拍了婚纱照,办了婚礼。左晞便开始了一边养胎,一边读书的生活。
左晞和十一婚后住在离长安大学只有十几分钟的学区房里,金家老宅那边的家政阿姨每天过来打扫卫生,送些水果和关一些在老宅炖的补品,平时绝不会打扰二人的生活。
金女士是极开明的事业型女性,她连家务都不会做,就更不会侍候儿媳妇坐月子了。好在有月子中心这种地方和月嫂的存在,到叫没有经验的左晞并不担心产后母婴问题。
“幼时读书,凡有神仙犯了错,都会被打入凡间。所以在神仙眼里,人间就是个吃苦受罪的地方。所以我常会想做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我们是不是一直在苦中做乐?”左晞温柔的看着坐在自己面前,侧耳听胎动的十一,从容浅笑的说道:“年少时,也曾迷茫,也曾愤世嫉俗怨恨世道种种不公。更曾因为命运眷顾些许便沾沾自喜,以为不同凡响。遇到你后,我会烦恼于自己的平凡,会因为你的眷恋而惴惴不安。会患得患失,会仿徨焦虑,不自信。不管以后会遇到什么,我都想谢谢你出现在我的生命里。谢你在我不相信爱情的时候,给了我独一无二的爱情。谢你在我孤身一人的时候,让我重新有了家人。”以及再次拥有血脉亲情。
十一闻言抬头,专注的看着神情温柔的左晞,眼底也满是眷恋和感恩。眼前人便是心上人,这一点就已经是苍天予他最好的礼物。
他依旧不曾记起全部,可他从很早的时候就在感谢岁月眷顾,竟如此厚待他,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重逢,在熙熙世俗中相守。
人间十苦九难,你是上天恩赐我的蜜糖。
——完——
作者有话要说:这本书到这里就真的完结了,感谢大家的陪伴和支持,作者会继续努力的。接下来,请继续支持作者的新书,好吗?《清穿+红楼]那股泥石流》,《琳行晏至[快穿]》,一起哦!
.
——完结福利——(写了这一章后,突然觉得没什么意思便又直接写了现代篇。原是想要将这一章删掉的,嗯...最后还是决定当成福利放在作话里了。)
“姑姑,人领来了。”一个长相清秀的小太监一步迈进宫门,便见到站在天井处浇花的抱琴,于是紧走了两三步,站在抱琴三步开外恭敬的回道。
抱琴缓缓的直起身,一边用手捶打酸疼的后腰,一边看向小太监身后的小宫女。
小宫女十五六岁,穿着葱绿的袍子,圆脸杏眸,粉面桃腮,花一般的年纪,水灵灵的样子,不禁叫人忆起了当年。
当年她与姑娘也是这个年纪进的宫,如今娘娘的侄女也进宫了……
雪玫见抱琴打量自己,连忙行礼问好:“奴婢雪玫,请姑姑安。”
话是嬷嬷们教的套话,表情也是规规矩矩的,只是雪玫的心里却没那么平静。
很小的时候,雪玫就知道自己的亲姑姑是先皇的妃子,是太贵妃。小时候,老祖宗和祖母每每提起这个做太贵妃的姑姑时,都会跟她说一回荣国府的辉煌。
可从她有记忆以来,荣国府就是贫困的,落魄的,无人问津,旁人避之唯恐不及的。
她不知道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时的荣国府是何等显赫,却永远记得老祖宗去逝时,到处筹措治丧银子的窘迫。
她的母亲是圣旨赐婚的正房太太,可全家老小却总拿母亲丫头的出身说事。爹爹是个喜欢风花雪月的人,他喜欢读过书的女子,时常写上一首诗或是做上一幅画去花街柳巷吃花酒。有时间吃花酒,为青楼女子做胭脂,却从不愿意花时间教导自己读书识字。
她是在女学里学会识字的。
女学是林家的表姑妈创办的一所女子学堂,山长是郡王福晋的薛家表姑妈。
女学有精研班,科普班和扫盲班。
精研班收费最多,教的东西也最全面。科普班收费合理,精研班的课程科普班都有,却不像精研班那么深入,而是只教些入门的知识。扫盲班不收任何学费,不过课程却只围绕在识字,刺绣裁剪,厨艺以及通解律法这几样上。
不过别看扫盲班上的课最少,但扫盲班却有一个旁班没有的好处。那就是只要达到最低标准,扫盲班的女学生们就可以接活挣钱。
雪玫上的就是不交学费的扫盲班,上了三个月后,便可以接些简单的绣活和抄抄写写的活计贴补家用了。
若非如此,祖母是定然不允许自己去女学读书的。
上了女学,读了书识了字,也能挣银子贴补家用了,雪玫渐渐的发现她在家里有了地位和话语权。她开始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她想要学习更多的东西。
可惜贾家是包衣旗,家下女子到了年纪都要参加小选,因此她不得不放弃学业,进宫来。
.
雍正爷很抠,但对他老子留下的太妃们却不曾吝啬半分。元春住在慈宁宫侧殿,一应用度都比先皇在世时要富足。
最重要的是元春再也不用再担心会被老康头赐死或是降位份了。
刚进宫时,荣国府有银子,元春也有心上进,日子过得紧张又刺激。不想兜兜转转数年,靠着宫中份例接济娘家的元春不光熬死了先帝,还成功将自己熬成了贵太妃。
让人将这个月得的份例送到贾家时,元春又听说宝玉的长女已经入宫小选了。托了关系,将亲侄女弄到慈宁宫当差,对于母亲的那个上进的心思,元春也只是敷衍的先应了下来。
还没吃够上进的苦咋的~
最最要紧的是:朱三太子的亲生女儿是不需要上进哒。
╮(╯▽╰)╭
大老爷和二老爷前后脚没的,老太太也算长寿,熬死了两个儿子,磕磕绊绊活到了九十多。又过了几年,贾琏与尤三姐混到了一起,日子过得一塌糊涂,最后得了马上风没在了女人的肚皮上。
宝玉有些歪才,长的也体面,加之他那怜香惜玉的作派,到成了青楼楚馆里的常客。
贾兰读了很多年的书,迂腐不下贾政,每每下场,却屡试屡不第。上了年纪后,一边考,一边靠一些润笔费渡日。李纨曾想去求一求左晞,看着能不能给贾兰安排个差事,贾兰却极力反对,还因此事与李纨发生争吵。
荣国府那般,贾兰又这般,他的亲事也没啥可挑的,娶的是小门小户之女,论见识还不及丫头出身的袭人。
王夫人越老,性子越左。除了对宝玉还有三分真心外,旁人全不在她眼里。
荣国府的爵位最终还是由宝玉降等袭了。因此荣国府仍能领到一份不算多的俸禄。加之当家主母的一些嫁妆收成和元春时不时的补贴,虽日子过得紧巴,却也足够温饱。只是日子过得看不到希望,心中满是颓废萧条之气。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纵使雪玫是嫡女,也再难与昔日三春相比了。
说到三春,就不得不说一回探春了。探春到海外的第二年便嫁了人,然而结婚后,探春才发现她男人并不是很瞧得起他们,后来还跟探春动了手。
探春可不是包子,能任人殴打欺负,所以没多久探春就成了一位相当富有的寡妇。国外的风气比国内开放许多,并不会拦着寡妇再嫁,于是探春在打理产业的时候,又与一位绅士相知相爱了。
相较于探春,生活在大清的迎春和惜春就没那么无拘无束了。
迎春和惜春的亲事都是凤姐儿精挑细选的。不是什么高门大户,却也是极为殷实的人家。只是性格决定命运,迎春走了温婉路线,丈夫纳妾后,她仍是温柔体贴贤惠善良的标准贤妻良母。
惜春则是个眼中不揉沙子的,她既不像凤姐儿当初那般不许贾琏纳妾,也不像迎春接受妾子庶子的存在,她不认同也不阻拦,用一种君不既心我便休的决绝态度对待婚姻。
好在手里有嫁妆,‘娘家’也给力,不曾吃了亏去。
……
侄女到了亲姑姑这里,日子也就有谱了。姑侄俩个相依为命了几年后,元春见雪玫的年纪也不小了,又知道凭荣国府的条件挑不到好亲事,便在左晞进宫参加宫宴的时候,请左晞帮忙给亲侄女寻门靠谱的亲事。
俩口子过得好了,人家未必会想到媒人的功劳。可俩口子的日子若是没过好,不管是谁都会埋怨媒人坑了自己。左晞不愿意管这种事,又见元春殷殷苦求,便将这事转托给了皇后。
宫里那么多大龄宫女和未婚的侍卫,将士,要不就弄个集体相亲吧?
将皇后等人囧了一回,左晞便笑眯眯的出宫了。之后如何,左晞也没上心,旁人也没来打扰左晞的生活也就是了。
雍正十三年,雍正将皇位传给嫡长子,十一也将爵位传给了过继来的承嗣孙。之后雍正大帝住进皇陵,十一则带着左晞长住小汤山。
这一年,左晞44岁,十一50岁。
.
岁月不辍,犹如加鞭老马匆匆跑过。陆续送走了上辈,同龄人以及不少晚辈后,十一终于在八十四岁这一年结束了他病病歪歪却超长待机的一生。
左晞一边让内务府按规矩操办十一的后事,一边按着早年说好的那般用骨灰做石碑上的迎客金童。在前朝皇帝上吊过的煤山歪脖树建凉亭,又叫人将裹了十一骨灰的石碑立于凉亭处。
十一过世后,左晞一下子就失了精气神。加之也上了年纪,身体便越发不好了。
为了缓解十一离开的悲痛,左晞每天都会折腾一些东西偷偷的放进自己的随身小公寓里,想像着自己寿终正寝回到现代的生活。
十一走后,左晞又勉强多活了两年。那日精神极好,左晞便有了大限已至的觉悟,叫来过继的小孙孙,交待了自己的后事要如何办。弥留之际,眼前又飞快的划过这些年的点点滴滴,这才含笑闭上眼睛。
左晞的身后事一如十一那般,由内务府按规矩操办与十一的衣冠冢合葬。而尸身火化被裹进石碑里,做了玉女象,与十一的金童再次相守。
因这里是明朝末帝自尽的煤山,又因凉亭和石碑的一些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到渐渐成了文人墨客的打卡点。哪怕经历了岁月洗礼,战火的硝烟,这里也一如左晞曾经的玩笑话一般,成了名胜古迹。
许多年过去了,有人查过历史,有人品鉴古迹,有人以十一和左晞为原形写了许许多多贪嗔痴恋的爱情故事。也许左晞想过,也许左晞从不曾在意,但这座石碑却是她来过,爱过的见证。也是她与十一不离不弃,相知相守的痕迹……
.
感谢在2022010823:58:52~2022011002:08: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jnpp19765瓶;为水、天晴无雨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