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最重要的是,蔡邕是难得的少数在自己如此行为下还会出手稳定朝政的人,他这次送于千字文本来就是投桃报李的行为。此番蔡邕的后续动作皆因自己而起,所以他在犹豫再三后,还是放蔡邕蔡琰父女俩离开。
在离开长安百里都没有追兵前来阻止后,蔡邕也放下了心,看来这次董卓是放过了自己,不过为了保证安全和万一董卓反悔他不会被重新抓回去,他还是马不停蹄的转向向着陈留方向赶去。
选择陈留也是有几个原因,一来陈留离颍川不远,即使被追兵追上他可以借口顺便回老家去省亲。
二来陈留现在实际控制权在曹操的至交张邈手中,等自己到了陈留,自然有机会接触到曹操手下的荀文若与夏侯子卿。
在他来的路上已经派人赶往颍川给他带回了消息,这篇文章是荀家荀文若推散出来的,而文章的作者是那曹操的兄弟夏侯子卿。
作为年过花甲之人,蔡邕早已不是年轻气盛之辈,跟那孔融一样,对于有新人能写出惊世骇俗的文章他都是抱有十二分的善意。
这次他的想法也是在陈留歇息一番后去东郡跟夏侯宇交流一番,然后带着女儿去北海孔融处隐居。
以自己跟孔融的交情,到了北海后也不会愁吃穿用度。自己也可以专心的做自己喜欢的学问。
当他驱车赶到陈留的时候,得知蔡邕前来的张邈早早就派人前来迎接。在进入了陈留城后,蔡邕一直提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董卓这边虽然在过了一段时间后还是后悔了,派人前往颍川寻找蔡邕,但是还没等人回来告诉他蔡邕并不在颍川这件事,就被王允和吕布使计诛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