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一二一章 棋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一章 棋子(1 / 3)

最后,他决定一反常规,采用“东守西攻”之策。

他打算,集中优势兵力于一路,重点突破云贵,直捣南明大后方,只有避实击虚,首先击溃大西军余部,夺取了他们的矿场,方能彻底遏制那支神秘队伍火器的优势。

若果能如此,那么,届时凭借兵力的优势,便能把区区数千精锐明军淹没。

为此,哪怕东路暂时节节败退,丢掉一些地盘,也在所不惜。

……

南京明故宫西侧,原明初五军都督府衙门内,洪承畴一行甫一抵达,便以此地为总督府,紧急召集各地将领前来议事。

南京,六朝古都,古称石头城,曾称秣陵、建业、建康、江宁、金陵。

元朝时改称为集庆路,朱元璋攻占此地后,改为应天府,后决定定都于此,改称京师,以周边京畿地区(今江苏、安徽两省)为直隶,并以开封为北京,以老家凤阳为中都。

自此,南京成为了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初时人口约有七十万,到明代中叶,人口更高达一百二十余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修造历时达二十七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城内,玄武湖畔,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其中有很多来自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的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以及南部教坊司,名伎聚集之地,明末的秦淮八艳名闻遐迩。

秦淮河两岸集市云集,人流如织,经济繁荣往往伴随着文化的发达,诗词、书画都开一代之风。

明建文四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建文帝朱允炆的帝位后,改元永乐,十九年后,朱棣正式迁都北平,改称北京,将河北、天津一带称为直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