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三四一章 论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四一章 论戏(2 / 4)

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在粤语里,“流、楼”是同韵母的,符合绝句诗词第二、第四句必须押韵的要求,但在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早已不同韵了。

又如,同是唐代的著名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粤语里“亲、人”是同韵母的,符合诗词的押韵要求,但普通话里这两个字就又不同韵了。

另外,除了有着声调更为丰富,朗诵古诗词更为符合韵律美的优势外,粤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优点,就是对近义词的区别。

普通话的最大问题,是文字完全继承自古汉语,而读音却被“胡化”,从而出现了很多常用的近义字读音完全一样的情况,造成了文字使用上的混乱。

而粤语则完全符合“声母相同,韵母不同”的要求,所以,在粤语里,不会搞混“的”、“地”与“得”,也不会用错“做”与“作”,但北方地区的人经常会搞乱以上这两组近义字。

……

正当林啸胡思乱想的时候,大戏结束了,人群开始渐渐松散。

林啸回过神来,惊觉这场大戏演的时间可不短了,偷偷抬腕一看,呀,都四点半了!

小姑娘玲儿却已全然不见了刚才看斩时的紧张之态,兴奋得小脸通红,二话不说,拉起林啸的手就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