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个人一个叫做王莽,一个叫做袁术。
在那个时代曹操所知有用的历史就这俩,没有成功的案例,只有失败的教训。
有教训在前,曹操就不敢称帝吗?
不是,曹操是在避免走这两条路,于是曹操就给后世人,做出了教科书一般的篡位手段。
既做权臣,又四处征讨,积攒军功,顺便剪除地方异己,利用军功给自己加官进爵,小弟们跟着喝汤,同样升职加薪,最后达到自己的集团垄断朝廷所有重要职位的目的,并且以自己为首的集团,接管了大汉朝廷的所有业务,让大汉朝廷成为了一个空壳,让汉帝成了一个政治工具人。
想要吃第一个螃蟹,就是慢慢的摸索。
哪怕是进行改革,都要摸着石头过河。
何况是谋朝篡位,改朝换代,并且前面还没成功的经验?
这些进度完成的的缓慢,到了差不多要完成的时候了,曹操已经年迈了。
况且这个时候进度还远远没有达成,刘备这个最大的异己,已经强大到能与曹操平分秋色了,这个时候曹操称帝,就是给了刘备巨大的把柄。
再加上曹操如今也已经年迈,他是断然不会称帝的。
不是不想称帝,是还没有到时候。
曹植就是没有看清楚这一点,才会去劝曹操称帝。
没法挽救了,已经证明了曹植没有政治眼光,曹植在曹操心里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了,甚至可能与嗣位已经完全无缘了。
“裴先生,这一次你一定要好好帮帮我。”
曹植对裴寂说道。
裴寂无奈道:“我之前就想过一事,用来增强公子在魏王心中的地位,巩固嗣位的继承,只是公子这比我快一步啊。”
“如今再用这个办法,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效果了。”
曹植抓住了救命稻草,对裴寂说道:“先生快快说。”
裴寂说道:“关键点还是在刘协的子嗣身上。”
“济阴王,刘熙是刘协的长子,但此人继承帝位最适合不过。
其他在许都的汉帝子嗣,都不适宜继承大统,公子当立即差人前往济阴,将济阴王迎入许都,劝魏王立济阴王为帝。”
裴寂说道。
刘协的大子、二子为伏皇后所生,被曹操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