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开始并非想遣散暗影阁,而是想将暗影阁更换成另一种形式继续下去。他买下的宅院,设立茶寮,也并非是想心无旁骛地贩茶,而是用此做来掩饰暗门驻地。
暗影阁最大的诟病便是在暗杀之时,会被人看到样貌,从而使侥幸逃脱之人,蛰伏过后,再来寻仇。
当时相父在创立暗影阁为能轻易掌控这些暗卫们,便告知其在执行任务时,若是买主并未有足够的诚意,在一击未中的情况下,大可不必再追。
这久而久之,就成了暗影阁的一条明文规定,美其名约,暗影阁的暗卫,不杀重伤之人。
然而,这种情况所导致的,便是有些人劫后余生,从这些暗卫的手下侥幸逃脱,且回来寻仇。
想当初,周女王还是清河公主的时候,被霍臻买通的暗卫追杀,虽是一击即中,却带伤逃脱,因暗影阁的这条规则,使刺杀她的暗卫并没有再继续追击,最后被少公子的父亲所救,幸而存活至今。
有暗影阁的保护,这些侥幸存活,想要寻仇的人必然不敢冒险,可若是没有了暗影阁,这些暗卫也不过是砧板鱼肉。
这也是为何,大部分的暗卫都十分依附暗影阁,不敢私逃,也没命私逃。
历卓笙曾见过鸑鷟出神入化的易容之术,他想,暗卫如若在执行刺杀任务时带着面具,且掌握两套不同的功法,就算是刺杀失败了,也不会被人寻仇。
退而其次,他的这帮兄弟将来不愿再做暗卫,若寻了个心爱的姑娘相守终老,若子孙满堂,若隐居山林,在独自离开后,也不会遭遇灭顶之灾,亦不会牵连到家人。
这便是历卓笙的盘算,千人一面,一人千面,暗影阁不再是暗影阁,而是如今的千面阁。
而千面阁和历卓笙需要的,是鸑鷟所制的易容面具和少公子力所能及的庇护。至少在安阳,在他的茶寮,没有人敢动手来刺杀他们这些人。况且,选择投诚了周地的太子,倒不如就做太子身边的暗卫,将千面阁变为同暗影阁一样的暗门为少公子所用。
“将来若是有人要取我性命,你可会戴着面具来刺杀我吗?”但看历卓笙胸有成竹地模样,少公子故意试探道。
千面阁的设立对少公子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历卓笙敢肯定少公子定会答允,他无畏一笑道:“我那千面茶楼也是用尽了我这辈子积蓄买下的,不想将来哪天夜里被人不声不息地给烧了,而今太子能庇佑这千面茶楼,我总不会愚笨到自寻死路,况且我身上还背着几十条血债没还,自然不敢光明正大地走出安阳城去。”
历卓笙这辈子的积蓄,除了千面阁,也大抵只有那些过命交情的兄弟了,原先朱雀护手下的暗卫们,这辈子算是跟对了人,起码会比那些逃出暗影阁后,都不知会死在哪里的暗卫要好得多。
“如若别人许诺能给你庇护,要你来刺杀我做交换呢?”少公子又问。
“这便要看太子对我是否足以真心,但凡人心总会变,我只能保证若是太子不弃我,我也必不辜负太子罢了。”如若历卓笙信誓旦旦地说不会背叛少公子,少公子反而不会相信他。
可他偏坦荡荡地直言了当,倒是让少公子略有所动了。
江湖之中的摸爬滚打,虽让他学会了在刀剑嗜血时要足够圆滑,却也给予他不可磨灭的忠义。
在鸑鷟制成了十余只面具后,历卓笙派出先前遭受复仇却存活下来的暗卫,带着面具,以陌生人的样貌接近那些追杀他们的人,将其一招毙命。
历卓笙的办法很奏效,大部分暗卫相继除掉复仇之人,终是落下心中的大石,没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