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肯族的火控系统将大部分火力都用于狙击体型更大的太古级和成体。这些幼体被分配到的火力极少,加上它们体长普遍只有10米左右,在太空中的目标太小,并且移动迅速,行动灵活,极难锁定。
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几乎没有耗费什么力气,就冲到了里肯族舰队周围。
这是真正的贴身作战了。
而此时,里肯族的第五道防御系统也正式启动。
战舰外部在刚才就升起了许多多管近防炮,它们采用特殊的激发方式,射速能达到每分钟上万发。
但缺点是攻击距离较近,攻击力也较弱,但对付虫群幼体,却正好合适。
激发之后的近防炮,在星空中连起一片光幕,而虫群自参战以来,首次出现了阵亡单位。
一些幼体因为躲闪不及,被光幕扫过,直接被撕裂成肉酱。它们本就体型较小,内里的菌株也不多,这下再无修复可能。
不过它们破碎的肢体仍然能作为能量被其它太空章鱼吸收,加速成长或恢复。
近防炮的攻击方式是通过舰载主机计算目标飞行轨迹,然后其前方拉出一面弹幕,这种方式对付不是十分灵活的机械单位还是不错的。
幼体在损失一些后,马上发现了近防炮的这一特点,它们分散开来,飞行之时左突右撞,不再具备可预判性。
灵活多变,行动迅速幼体们,在改变了作战策略之后,伤亡一下子就降了下来。
近防炮网虽然一刻也没有停歇,但是此时却战果寥寥。
幼体们寻找着炮火死角,几轮周转,终于成功突破火力网,降落在战舰之上。
不过它们身上的简易武器,并不足以攻破厚实的战舰护甲。但这并不代表它们失去了作用,在稍微观察了一下之后,幼体们一部分冲向了露在战舰之外的各类炮塔。
像攻击阵这类的小型炮塔,直接使用蛮力加以破坏,而主副炮这种大口径,防御厚实的攻击单位,幼体们选择直接从炮管中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