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等到那时再被削减兵权弄得灰头土脸,倒不如索性自己主动一些交出兵权来。
这样双方都爽利,不会有丝毫的尴尬。
而且文臣有文臣的优势,以郑经的资质只要肯下功夫努力学习,应该是有机会身处高位的。
能不能入阁朱由榔不敢说,但混个大小九卿问题应该不大。
如今李定国、李来亨等人尚未班师回朝,郑成功卡在这个时间节点上表态,确实是有抢先一步的意思。
朱由榔仔细想了想,觉得这倒是一步妙棋。
不管别人怎么样,郑成功先做了,在朱由榔的心目中他的形象就会更好一些。
人都是先入为主的。即便之后李定国、李来亨等人也纷纷效仿,将自家子侄送到朝中为官,那最多也只能算是跟风郑成功。
妙,真是妙啊。
“忠王能有如此想法,朕心甚慰。”
朱由榔也是明人不说暗话,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只是忠王世子毕竟是贵戚,前往礼部就职会不会委屈了些?”
“陛下,年轻人就该让他们多磨炼些。犬子论做官能力还差了不少,臣还担心他德不配位呢。”
哈哈,这个郑成功真是有意思,连德不配位这种事情都说出来了。
其实郑经论能力是肯定够的,无非差的就是一些经验。
但经验这个东西是可以积累的嘛,只要郑经有心,朱由榔觉得最多半年就够练出来。
“这一点忠王不必担心,朕会吩咐下去,命礼部堂官对他多加照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