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大臣据表弹劾卫国侯,对求援信置之不理,痛失五城,请求降罪于卫国侯。
赵怀宁高坐在龙椅之上,眉毛一直皱着,接连多日,从未舒展过!
曹修口诛笔伐,三次谏言,:“卫国侯领军不力,坐看庆历,柏城,陌陵,毫城,凉州落于敌手,臣再请更换主帅,由元将军统领全军!”
曹修这个老匹夫,身在曹营心在汉,口口声声痛失五城,实际上只是在找理由迫使自己放元唯安自由。
怎么可能如他的意,元唯安一旦脱离掌控,必是心腹大患。
还没想好怎么驳了曹修,一个士兵闯入大殿,:“稷城急报!稷城军不战而退,现稷城已经落入南韩之手!”
赵怀宁连日的压抑此刻到了顶点,怒火中烧,将手中的奏折全数扔了下去,拍桌而起,怒吼道:“不战而退?不战而退?这就是元唯安带的军队吗?这样的人也值得你曹修力荐去领兵抗击赵怀柔?他去做什么?到了地方跪下称臣,将景城祥安拱手让给赵怀柔吗?”
赵怀宁暴怒,底下的大臣呼啦呼啦跪倒一片,曹修不知发生了什么,但他根本不惧怕赵怀宁,赵怀宁得位不正,已是铁板上的事实,自己也是想着在朝中还有些作用,才没有走,哪会将他的怒火放在眼里。
“去把元维安提来杀了!”
曹修的眼睛一眯,赵怀宁这是动了杀心了,急中生智问刚刚闯上殿的小兵:“稷城军退兵,退去哪了?”
“不知。”
赵怀宁心里一颤,十万大军,行踪不知?在来皇城的路上?来杀他?额上冒了冷汗。
曹修接着说:“稷城军群龙无首...”
“闭嘴!曹修,我不想听你说话!裴仪呢?裴仪不是奉旨去和谈了吗?为何等来的是南韩攻下稷城的消息?”赵怀宁恼怒的打断曹修。
此举引来一众大臣不满,纷纷上奏,曹修无错,不应遭受斥骂。
其中一个耿直的大臣就上前说道:“今日奏台之上,堆满了弹劾卫国侯的奏本,陛下为何按下不提,曹大人身为谏台令,指正错误之处本就是应尽之责,何以要如此斥骂曹大人,再者,稷城军退,元将军被禁令在府,连个消息都传不出去,稷城军不战而退,定有别的缘由,与元将军何干?”
附和他的人不在少数,赵怀宁闹了个好大的没脸,咬着牙说:“景城与祥安,是支撑整个赵国的军事重地,绝不可失,卫国侯重兵把守,不敢妄动。具体什么缘由,也得等朕问清楚了再行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