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相对简单粗暴的方法。取一块足够大的木料,直接在木料上挖出一个圆弧来。这样做最省事,但做不了太大的物件。
负责出题的黄陆两位师傅,经验着实丰富,很会给学徒们挖坑。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每个学徒的房间里,都给预留了两块木板。如果直接用木板抠圆,那最大也就做成三尺高的小水车。半径小了,能绑上的竹筒也就少了,显然是比不过人家五尺高的水车的。
可如果要当场輮制的话,一是工具需要单独申请,二是輮制的时间比较长、耗费精力大。如果把精力都放在輮制木条上,那很可能是做不完的。
好在大多数学徒并没有纠结,都是直接选择了用木板挖圆。小点就小点呗,也不打算争第一,稳稳当当做完有个成绩,不香吗?
只不过小叶子毕竟年纪小,还有着争强好胜的心性。眼看头发都快要揪掉一绺,小叶子还是没什么头绪,只好烦躁地瞄一眼木料再瞄一眼试题。再瞄一眼木料,再瞄一眼试题。
再瞄一眼试题……咦,这几个小字之前怎么没注意?
小叶子郑重其事地拿起试卷,用食指挨个点着那行小字,艰难地读了起来:“以水车……什么水多少为先,形什么什么为……次。”
念完,小叶子一下乐出了声:“原来是这样!那我可就会了!”
这行小字,其实也是考官给自家学徒预留的福利。原文是“以水车取水多少为先,形状美观为次。”黄陆二人提前已经交代给自家学徒,只要保证取水量够大,哪怕水车做成三角形,也不是大问题。
依照考核惯例,在宣读题目时,只要把大字的题目读出来即可。下面小字的部分,一般是用来作参考的,可能会写明考官更注重什么细节。因为不会过分影响成绩,小字都是可读可不读,全看宣读小吏的心情。这几年的考核里,宣读小吏一般都不会读出来,黄陆二人就是想用这个空子,给自家学徒谋个好名次。只是没成想,今年韩家的学徒,还真有不少能识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