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朝臣们也纷纷附和,户部尚书拱手说道:“圣上,那些蛮夷若是进到边关城骚扰边关城百姓可如何是好啊,臣恳请圣上收回成命!”
御史们更是做出了一副要撞柱而亡的姿态。
望着下方闹成一团的场景,弘德帝不得不说道:“诸位爱卿,听朕一言,诸位爱卿担忧朕也有考虑,所以这一次互市的防卫设施是让边关大元帅亲自派人组织的,匈奴那来人只会被限制在一小块的地方,并不会威胁到边关百姓的安危。”
御史台大夫捏着袖中的折子终于明白为何安王会和匈奴交易羊毛了,这段时间圣上手中的铺子里那大量出售的毛线毛衣恐怕和匈奴脱不开关系,虽然这给大乾带来了许多税收,但......
御史台大夫站出来神情严肃地说道:“启禀圣上,匈奴蛮夷心狠手辣且生活在蛮夷之地,物资匮乏,这般开互市怕不是引狼入室啊!”
弘德帝被下方的朝臣闹的疲惫般摆了摆手,随口说道:“那不如御史台大夫亲自去看互市看一看如何?看看朕到底是否有引狼入室?”
略带嘲讽的话语一出来,整个朝堂就寂静了起来,毕竟不是任何人都跟安王一般喜欢边关,甚至看现在这样子要扎根边关似的,边关,在这些大臣眼中依旧是那个苦寒之地,去一趟回来都要去了半条命那种。
原本那般激烈的反对,不过是皇帝连通知都不通知他们这些肱骨之臣就能将事情办成而被激发出的惶恐罢了。
弘德帝看着下方那些闭嘴的大臣心力憔悴的正要宣布退朝,就听见原本安静的御史台大夫突然拱手弯腰。
“臣领旨!”
望着弘德帝不敢置信的表情,御史台大夫面上是极为坚定的神情。
弘德帝是真没想到御史台大夫这个老古板,竟然真有如此决心到苦寒的边关走上这么一遭。
要知道边关可不是什么风景宜人的江南,不然当初安王要求去边关时,弘德帝也不会,硬是把人扣了几个月,直到王府和一系列设施都建好后,才依依不舍的将人送走。
弘德帝不禁出声问道:“爱卿确定?边关可不是什么好地方,苦寒之地这种苦爱卿可受得了?”
御史台大夫虽沉默不语,但有时沉默已经说明了一切。
弘德帝看着御史台大夫面上的神情,叹了口气,以前只知道御史台大夫脾气犟,但没有想到竟然能犟到这样的程度。
“那便去吧,朕会让羽林卫护送爱卿到边关交给萧元帅,不过,”说道这弘德帝的语气变得极为严厉,“朕要你在回来后一字一句如实告知其他爱卿边关之事!。”
御史台大夫行了个大礼,将头深深地叩到地上说道:“臣领旨!”
-------------------------------------
随着秋季的到来,边关互市也终于开放。
匈奴王带着一队骑兵在城外便被卸下了身上的武器,这一次左贤王并没有到来,他留在匈奴王庭中以防有突发情况。
匈奴王本想带武器进城,但是却被这些在战场上交过几次锋的将士们拦住,匈奴王握着手中的弯刀不屑地撇了撇嘴角,便要出刀,然而却被这些将士们身后走出来的人强行制止。
匈奴王最后是被出来逛街的大元帅亲手卸下身上所有武器才得以进城。
他不是不想直接掉头就走,但身后这些骑兵都是部落首领派来的好手,就是为了今天这次交易探听价格,一旦掉头就走,自己因为进不了中原人的城,只灰溜溜逃走的场面,能让那些部落首领笑个三年。
匈奴王心不甘情不愿的走路进城,但随即城门打开后,城里面的场景令他目不暇接。
整个街道上全是摆好的小摊子,而上面有卖吃的卖布匹,甚至他还看到了一个手巧的妇人正在用毛线勾勒出了一只十分可爱的小羊。
那只小羊交给了一个穿着十分富贵的一家,这家人微笑着付了钱,带着孩子走到了另一边的汤面摊上。
汤面摊只有两种浇头,一种是素的,另外一种则是羊肉浇头。
香气扑鼻的味道,令一大早就起来赶路的匈奴王顿时感到饥肠辘辘,看着身后骑兵们也与他一样,匈奴王当即大方的大手一挥,带着这些骑兵们便走入了旁边的酒楼。
“大人,是堂食还是包厢?”刚进门一个小二就迎上前来,带着笑意问道。
“包厢。”匈奴王随口说道,他带着好奇看着四下的场景,中原人的城市果然与他们不同,就连酒楼里的桌子都是用上好的木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