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王此人凡胎浊骨,未料生了一个狡猾如狐的儿子。
楼喻低声蛊惑:“郭知府,官盐份额不变,若是青石盐场的盐产能够提升更多,你不就能埋更多银子了?”
“莫非殿下是指晒盐?”郭濂轻嗤,“晒盐之法固然可用,但若逢雨,不仅盐场停工,前功也会尽弃。”
楼喻忍不住笑了,他点点脑门,“郭知府,有时候脑筋也要转一转。你可统计过,庆州往年下雨的天数与下雨集中的季节?即便不能统计,咱们还有司辰官,可预测天文气候。”
郭濂不解,“如此依旧会少了产盐的日子。”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楼喻神色淡淡,“对劳役盐工同样如此。”
郭濂听不进去,在他看来,那些低贱的盐工生来就是劳碌命,他们的价值就是熬出更多的盐,没有休养生息的必要。
更何况,一个盐工倒下,会有更多盐工填补进来,多的是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贱奴。
楼喻心中冷笑,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
他提议道:“煮晒兼备,岂不快哉?”
郭濂眼睛一亮,是啊!
又煮又晒不就行了?方才是他脑子没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