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问道:“殿下,这次只挑一百人去训练?会不会太少了?”
楼喻笑着解释:“王府在城中,我不放心,需要留更多兵力保障安全。
“而且这一百人是领头兵,等他们训练达标,就可以让他们分组训练其余府兵,如此更有效率。
“再者,咱们有府兵三千,一开始步子不要迈得太大。你是府兵副统领,挑一百人的事就交给你了。”
李树又道:“殿下有无挑人的要求?”
楼喻问:“府兵平时可进行训练?”
李树惭愧低头,这就尴尬了。
“既无训练,自然也无从得知他们能力,这样,我等会将要求写好,在去田庄前,你必须严格按照要求挑好一百人。”
“是!”
身为副统领,李树眼见府兵惫懒多年,毫无斗志,早就有些泄气了。
如今殿下有心练兵,他自然愿意追随。
楼喻忽然低叹一声:“除了学堂和练兵,尚有一事需要去做。只是此事难办,我一时寻不到适合人选。”
冯二笔忧心问:“什么事?”
“买粮。”
楼喻沉声道:“世道将乱,庆州必须囤粮。买粮光有钱不行,还需要人手。”
买粮总得运粮吧?
若无人能护住粮食,买粮又有什么用呢?
府兵不能轻易离开庆州府,他手底下又没有其他信得过的人。
众人凝眉思索。
“可雇佣镖局。”李树提议。
霍延:“镖局不能长久,且恐生异心。”
庆州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粮食,镖局确实不太适合。
楼喻转向神色悠然的杨广怀,“先生可有良策?”
对上他温和而审视的目光,杨广怀哑然失笑。
他知道楼喻在试探他,倘若他不能为楼喻创造价值,估计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
不是说教书匠不好,只是与他的理想相悖。
“殿下,我从吉州来庆州途中,遇过不少山匪。有的是寻常百姓不得已落草为寇,有的行事却颇有行伍之风。”
吉州到庆州,中间确实有一片山区。
楼喻恍然记起原书一些情节,不动声色瞟一眼霍延。
“先生的意思是?”
“杨某听闻,有些山匪从西北而来,擅于用兵,战力勇猛,轻易占了一座山头,其余土匪不敢轻举妄动。”
霍延神色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