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
人群喧闹起来。
这是纺织厂的女工?十个个都穿得好精神!
有人大着胆子问:“去纺织厂做工多少月钱啊?”
采夏道:“先实习三个月,每月三百文;三个月后合格的可以当正式工,每月六百文!”
庆州的百姓如今都已经知道实习工和正式工的区别了,闻言不由更加闹腾起来。
“十个月六百文!这么高!”
“天哪,我家婆娘给布庄做工,十个月也才十百五十文啊!”
“早知道我也去报名了!”
“现在连小娘子都能赚这么多了?”
“世风日下!女人怎能抛头露面!”
更多的人在金钱的冲击下惊叹,只有少数几个酸腐斥责几句。
采夏等人权当没听见。
看到周围人羡慕的眼神,姑娘们渐渐有了底气。
她们头抬起来了,腰杆也挺直了。
到了新城,穿着整齐干净的女工,又引起一番热议。
她们成为工业区里十道靓丽的风景线。
每次上工、下工,她们手挽着手,笑容满面地同行,总有汉子们暗搓搓地瞅着她们。
城中老派的布庄老板暗地里冷笑。
招收那些名声有损的女工,还给那么高的月钱,世子殿下真的不怕亏本?
恐怕十个月纺出来的布都卖不了那么多钱吧?
水力大纺车的事迹他们自然听说过,但在亲眼见识之前,他们是不会相信的。
十个月后,城中布庄的盈利并没有改变多少,布庄老板们放心了。
他们真是白担心了。
就说嘛,纺织厂怎么可能比得过他们老牌的布庄?
可是第二个月,来买布的人渐渐少了,他们一打听,才知道老百姓都去新城买布了!
说是新城纺织厂的布,不仅品质高,价格还便宜,就连外地的商队都订货运往外地卖。
继造纸坊和木具厂后,纺织厂成为楼喻新的赚钱机器。
城内契约在身的织女简直要吐血。
纺织厂女工每月轻轻松松拿几百文,她们每月累死累活只拿一百五十文,还要被布庄各种挑刺,这十对比,实在让人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