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的种马?
他知道楼秉不是这般纵欲之人,也绝非不顾惜自己身体的人,楼秉这么做,除了因为汤诚的强迫,别无他因。
那么,汤诚为什么要急于楼秉诞下龙嗣呢?
除非他知道楼秉身体不好,担心他早早薨逝,于他不利。
楼秉如果在无子的情况死去,只能从楼氏宗族里挑选。
楼喻自信那个继位者一定是自己。
这当然是汤诚不愿看到的局面。
只要楼秉有后,汤诚便可辅朝摄政。
小孩子比成年人更好控制。
楼秉在的时候,汤诚当然无法对楼家人赶尽杀绝,一旦楼秉不在,汤诚便可伺机清除藩王。
楼喻沉思片刻,信手写下一篇文章,让人交给《庆州旬报》的管事。
看《庆州旬报》,已经成为大盛老百姓的日常消遣。
新一期报纸上,美文赏析不再是名士大作,而是楼喻写的文章。
虽不是名士所著,看报的人却不不觉得失望。
这可是东安王的大作!
天下谁人不识东安王?
文章算不得璧坐玑驰,却言辞恳切,读罢令人动容。
东安王勤王救国,嘉熙帝大肆封赏,二人君臣相得,兄弟情深,天下皆知。
楼喻在文章中深切表达了自己对楼秉的思念之情,并着重强调了对嘉熙帝身体的关怀。
其中有一段大意是:我犹记得,前年宴会上,皇兄器宇轩昂、神采飞扬,希望皇兄能一直这般福寿康宁。我不在京城时,还请辅国大将军多多照顾陛下。
报纸传至京城时,楼秉正喝着补药。
汤贵妃倚在他身侧,笑容娇美道:“陛下,您已经好久没有去臣妾宫中坐坐了。”
楼秉将药碗搁在案上,垂眸道:“大将军为朕选了那么多美人,朕怎能辜负他的美意?”
“陛下,可是臣妾想您了嘛。”
楼秉抬眸,眸色温润,却又隐隐透着几分凉意。
“若非爱妃一直不能为朕诞下子嗣,大将军也不会这般着急。”
汤贵妃神色微变,不敢与楼秉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