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八州的驿站,都由朝廷进行管控。
现在楼喻是八州的最高权威,驿站都得听他号令。
而今官道修整,八州之间四通八达,往来便利,驿站的作用就变得微弱了。
各个驿站都设有驿舍、驿丁、驿马、驿驴等等。
驿丁有驿长一人和驿卒若干。
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冬腊月,驿卒们都得风雨无阻地传递信物。
他们做的事,与现代的邮差、快递员并无多少区别。
这些驿卒做惯了收纳、传递信物的活计,若是能纳入物流体系,绝对会是一份极强的助力。
杨广怀道:“王爷是想在驿站的基础上建立物流体系?”
“驿站经验丰富,咱们就不必一切都从头开始。”
范玉笙道:“可驿站做的是传递公文要函之事,若是增加负担,岂非影响日后各州府衙效率?”
“如今八州通达,传送公文函件所需的驿卒没有那么多。而且集中处理是个好办法,同一地域的百姓可定时定量投递,若遇紧急情况,百姓可付加急费,驿卒也不过多跑一趟,只要合理安排,负担不会太重。”
一般来说,寻常的匪盗根本不敢招惹朝廷的驿卒,唯恐被官府通缉剿杀,所以信件或物资由驿卒传送相对安全。
楼荃问:“如何定时定量?”
楼喻道:“各州府皆设一处寄存点,百姓如有需求,可于约定的日期将要寄的物件存放在寄存点,由专人分门别类,再送至各处驿站,由驿卒寄送。”
“这是定时,”范玉笙问,“定量呢?”
“一开始建立,愿意选择咱们官方物流的百姓不一定多,所以用定时集中处理,减少等待的时间。若往后,百姓寄件多了,寄存点收到一定数量的物件,便要进行转运投递。”
“可这么一来,还是会增加驿站的负担。”
“刚开始,百姓寄得少,驿站人也少,等到以后,百姓寄得多,咱们便也培养出更多的驿卒了。”
众人听明白了。
可以趁前头没有多少任务的时候,让驿站培养训练更多的驿卒。
一切都得慢慢来。
“不过,就算是咱们自己的驿站,也不能完全保证银钱在运送过程中不会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