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的道士手持弓箭,立在台阶上,神色平静道:“兵家之争,莫要伤及无辜百姓。”
他们紫云观的道士并非仅仅研习道法、炼丹制药,他们当然也会学习其他技能,否则怎么给别人开坛做法?
射箭是他们的基本素养,练的就是目力和准头。
又有不少道士出现在他身后,手中都拿着木制的弓箭。
仙风道骨,自有一股浩然正气。
有他们带头,百姓们更加激动愤懑起来。
一众汤军进退维谷。
不仅他们,皇城前的汤军们同样士气低迷。
说句实在话,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当反贼的。
汤诚手下的高级将领倒还好说,反正只要汤诚拿下江山,定会对他们论功行赏。
但底下小兵不这么想。
他们充其量就是来堆人命的。
搁以前在西北的时候,他们还能为了保家卫国而战,可现在,这他娘的是什么事儿啊?
眼看着谢信这般忠臣良将遭受这样的屈辱,不少人都有些看不下去。
宁恩侯谢信,当年也是立过汗马功劳的啊。
城楼上一声又一声的“逆贼当诛”,直击众人心扉,让他们愈发萎靡不振。
所以,为什么要造反呢?
又不是日子过不下去。
用人命为某些人的野心买账,谁他娘的心里面乐意啊。
以前他们还是霍家军的时候,可从来没有这样憋屈过!
他们的长刀,本应对准的是北境蛮族,而非大盛的皇帝和同胞。
谢信发现了汤军低迷的士气,便趁着汤诚怒不可遏时,突然撑起身体,伸手去拔汤诚的佩剑。
但尚未碰上剑柄,便被汤诚一脚踢飞!
这一脚用了十成力道。
谢信的五脏六腑仿佛全都移了位,被踢中的地方痛不可遏。
他猛地吐出一口血。
谢策右手紧紧握着剑,嘴唇咬出了血。
亲眼看着自己的父亲被如此对待,不啻于锥心之痛。
他死死盯着汤诚,眼中充满着仇恨。
汤诚冷嗤:“谢策,你就打算这么看着你爹找死?你要是听话打开宫门,我就放你们谢家一条生路,如何?”
谢策咬紧牙关。
汤诚继续道:“你娘和你弟弟是不是躲去了道观?你别担心,你们一家人很快就能团聚了。”
谢策胸脯不断起伏。
谢信却捂着胸口,嘶哑着声音道:“汤诚,你知道为什么紫云观那般香火鼎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