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土著京官没见过土豆和甘薯,都有些不信。
“敢问林尚书,这土豆和甘薯,当真能与麦子相比?”
林大井说:“土豆和甘薯皆可饱腹,不过不如谷物耐储。”
麦谷可以存放好多年,作为储备粮,但土豆和甘薯的存储时间有限,这是它们的缺点。
“那为何还要推广?”
林大井一门心思从事农业,嘴比较笨拙,只干巴巴地道:“土豆和甘薯好伺候,比种麦子要简单,而且推广并非是要取代麦子,有些地方不适合种麦子,反而适合种土豆和甘薯,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呢?”
官员们保守得很,觉得这件事关乎国计民生,不能马虎,遂不同意。
霍延断然出列道:“陛下,臣同意林尚书所言。我朝疆域辽阔,各地气候与土壤皆有区别,是以,虽大部分地域都种植小麦,但南方却多种植稻米。据说土豆耐旱耐寒,应该非常适应北方气候,甚至是西北。”
“定国公所言有理。”楼喻颔首道,“西北乃我国边防重镇,可年年收成不高,将士和百姓们经常饿肚子,朕心难安。若是西北军民能用土豆填饱肚子,当是一大幸事啊。林爱卿,推广土豆和甘薯一事,便交由农部去做。”
“臣遵旨!”
其余大臣还想反对来着,但林大井没有给他们机会,继续汇报:“陛下,棉花御寒保暖,同样可以进行推广。”
楼喻想了想道:“棉花生长期过长,且极耗地力,必须要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推广种植。再者,若是农部能提高各类农作物的亩产,朕必有重赏。”
“臣遵旨!”
退朝之后,楼喻照例来到勤政殿处理政务,不忘吩咐冯二笔:
“朝臣们天不亮就得上朝,肯定来不及好好用上一顿早膳,从御膳房取些备好的土豆和甘薯,趁热给他们送去。”
冯二笔应声去办。
九部的衙门就在皇城里,朝臣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匆匆吃几口垫个肚子,赶来广德殿上朝。
等朝会结束,他们便用钱财委托一些底层宫侍去宫门取些食物。
宫门外,各府的小厮都拎着食盒等候。
这是皇城的潜规则,守门的禁卫军每天都得检查各府的食盒。
各部的大人们都殷切期盼着食物的到来。
结果自家食盒没等到,却等来了御赐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