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是将三部招考方式与科举相结合?”范玉笙问。
“这是朕的一个设想。”楼喻举例道,“比如孙测绘,其父是个秀才,擅测绘一道,但就因为无法再进一步,便不能为朝廷效力,岂不浪费人才?比如袁向道、霍煊,他们若是正经科考,还能为朝廷效力吗?”
“恕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楼喻终于说出他的目的。
“朕想在京城建一所大学,还有图书馆。”
范玉笙和杨广怀对视一眼。
“何为大学?何为图书馆?”
楼喻解释道:“大学就是传承知识之地,全国举人皆可入学,学期三年。图书馆就是藏书馆,馆中藏有各科典籍,供天下人免费阅览。”
“这大学与寻常学院有何区别?”范玉笙问。
“大学中有各门学科,学子入学时必须选择一门学科作为专业,国学等基础学科乃必修。必修和专业学分学满,便可毕业。毕业后再参加会试,获得做官资格。”
如此一来,科举无需改动,又能培养相对专业的人才。
那些举人的文化水平本就相对较高,再入学学习专业课程,届时便可培养出适合岗位的官员出来。
杨广怀却问:“举人才能入学,那么陛下方才举例的如孙测绘父亲那般的秀才,又如何能进?”
“特殊人才,可特殊对待。”楼喻回道,“具体章程之后再议。”
范玉笙问:“陛下,入大学学习是否为强制?”
“并非强制。”楼喻笑着摇首。
范玉笙:“那学子为何要耗费三年时光呢?”
“如果,大学里的夫子都是当世名士呢?或者,朝中官员偶尔去大学开展讲学呢?”
那些举人寻常很难接触到这些大人物,如果进入大学便可见到这么多名士gāo • guān,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