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延立刻出列:“陛下为大盛尽心尽力,臣等都看在眼里。陛下龙体要紧,朝会不过是个形式,只要能够妥当处理国事,无需在意其它。”
其实大臣们也没有那么古板迂腐。他们亲身体验每日早起上朝的辛苦,尤其是冬日,那滋味简直酸爽。能够改革朝会制度,他们也是愿意的。
众人尽皆附和。
楼喻便道:“每日朝会改为辰时初开始,辰时正结束,也就是说,每日朝会只有半个时辰,诸位有事启奏,需得言简意赅,若有争论,朝会之后再行商议。还有,以后每旬休朝—日,诸位可记住了?”
“臣等谨记!”
朝会制度的改革,大家都没有什么异议。
不过,还有不少人对“大学”心存疑虑。
杨广怀解释道:“大学之举,在于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增加举子的见闻,开拓举子的眼界,磨炼举子的心性,实乃天下举子之福。”
“杨相,请问‘专业’作何解?”吏部尚书薛齐问。
“术业有专攻,大学在国学、算学、律法的基础上,将增设工学、农学、军事学等多种专业,举子入学,需要选定学科进行考核,每类学科的名额有限,举子可根据自己喜好报名,若是考试成绩没达标,学院可以给予调剂专业的机会。上学期间,学子必须拿满学分,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参加科考。具体细则将于《京城旬报》上刊载。”
薛齐不由问:“若是举子没能考上大学,还能参加会试吗?”
“当然可以,大学并非强制。”
有人就纳闷了:“既然这样,那些举人为什么还要考大学?”
杨广怀悠悠道:“此大学以‘皇家’命名,将由陛下亲自担任院长,并招揽各方名士入学担任各科教习。”
这话—出,没人有质疑了。
就是冲着这个大学的名头,天下举人都会疯狂参加考核!
管他什么专业,只要考进去,那就是天子的门生!
再不济,也能与当世大儒共处—堂啊!
不来是傻子!
但是有明眼人发现漏洞。
“杨相,下官有—事不明。”
杨广怀嘴角噙着笑:“请讲。”
“招揽名士的确可以担任国学等基础学科的教习,可方才说的工学、农学又由谁来教?”
“可以从吏部名册中挑选有经验的已经致仕的官员,聘请他们担任教习。各部官员也可以于闲暇时去大学进行专业讲学。”
众人:谁要去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