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来的货币,又被重新冶炼提纯成铜币,结果就是智朗从中获得了大量铸币税。更别说,薪地的造币工坊冶炼技术发达,铜币产量还极高。这么两边一增,结果就是智朗手中积攒了巨量的钱财,正好趁这个机会全花出去。
钱够了,接下来就是扩张产能了。
砖瓦窑需要燃料,恰好智氏有的是煤矿,于是采矿业鼎盛起来。修筑房屋需要木料,于是伐木工具需求剧增。运输建筑材料需要车驾,相应的车辆的需求也剧增。
仅仅这一项工程,整个智氏的各项手工制造业需求翻了好几倍,就连纺织业也因为工人衣物磨损而需求大增。需求是大了,但物资供应也立刻短缺,于是家有资财的豪富之家纷纷兴办工坊,吸纳了大量贫苦庶民。
紧接着,智朗提高了对工坊跟各种商业活动的征税比率,财税收入也跟着剧增。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经济立刻成了良性循环,大兴土木之下,竟反倒出现了难以想象的繁荣。所有人手里的钱都在增加,但却不知道钱从哪多出来的。
转眼就到了盛夏,各地的工程热度稍歇,但也只是稍歇而已,仍是紧着清晨跟傍晚加紧施工。
“宗主,这是这半个月的开支。”杞仲拿着一份账册,忧心忡忡的走了过来。
智朗只好手里的公文,接了过来。
“这么快就过五万铜币了?”看了眼,智朗有些惊讶道。
“不止!这还只是上半个月的,现在开工的地方越来越多,下半个月支出至少又要增加一半。等下个月,怕是要过十万铜币,太多了!实在太多了!”杞仲说着,手都有些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