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章(1 / 2)

“我能问为什么吗?”

俞九如半玩笑半认真地答道:“大概是因为我跟景进比较熟吧。所以既不希望你乱写,也不想自己乱拍。”

王康太想让俞九如演了,以至于都快成了执念。心底有一道声音在反反复复地告诉他:这出戏,这个角色,还有这段故事,非他不可。

哪怕俞九如的理由听起来荒谬且奇怪,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好!那就说定了!”

王康挑选剧本期间,俞九如也在忙着为开拍做前期准备。拍戏不是一或两个人的工作,而是一整个团队。这个团队可以大到千人,也可以小到仅仅十数个人。里头包括编剧、导演、摄影、服装、化妆、美术、制片、录音、作曲等等,每个重要岗位还需要一至两名助理协同工作,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主线任务要求一年内完成三部影视作品,看似只是让俞九如用一年的时间拍出三部上映片。

但如果把时间限制和对电影票房以及电视剧播放量的要求放到一块看,系统更深层的目的是推动俞九如组建一个成熟的制作班底,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同时实现效率最大化。

持续产出剧本的编剧;

拍摄质量稳定的导演;

演技时刻在线的演员;

随时听候调遣的团队。

只有全部达成以上四点,才能确保系统任务顺利完成。俞九如有充分理由怀疑每一项系统任务都是动态的。它既结合了宿主的个人能力,也考虑到了家境等可支配资源。否则这一次的主线任务交给一个普通人来做,无论他天赋异禀还是才高八斗都不可能完成。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放在当下来看,所谓粮草便是一个独属于俞氏影业的制作团队。

所以俞九如在接到新的主线任务后并未着急开拍,而是充分调动起自家首席执行官并使出了钞能力。而且有一件事是他在对影视圈有所了解后一直想做的,正好趁此机会一并搞定。

在他看来,混迹在演艺圈里的不只有那些如日中天的流量明星和站在顶峰的影后影帝,还有一批演技并不差他们分毫,却赚着辛苦钱的老戏骨和千千万万的群众演员。

这些人同样值得被关注。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