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忠表示只要朱棣把那十几个替齐文通喊冤的官员们给放出来,文官集团就不再追究查没的家产了。
金忠的建议正中朱棣的下怀,于是乎朱棣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凑够了二百万两的军费。
胡广慌了,他这才发现他被朱棣给耍了。
但是现在朱棣的三路大军都已出塞了,胡广再想做些什么也来不及阻止朱棣了。
辽王世子朱贵烚与前往辽东督办船队的晋王朱济熇(这是造反的晋王朱济熺的弟弟,因为表现好被朱棣授予了晋王的爵位)直接把胡广给送回了京城,给胡广气的就要上书参别人一本以平心中的不忿。
因为胡广不敢得罪两个宗室亲王,于是乎胡广就只能上书参了辽宁都指挥使马志山与吉林都指挥使术虎权一本。胡广说他俩不配合船队工作,要朱棣撤了他们两个的职。
结果马志山与术虎权都在丘福手底下干活听用,根本没功夫搭理胡广的上蹿下跳。胡广的一番上书下来,倒是让他被朱棣骂了个狗血淋头。
而朱瞻基的军队,也已经到了陕西布政使司的边关——敦煌府。
(此处交代一下现在的设置,大明帝国两京十八省十都司。
两京: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
十八省:直隶、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
十都司:乌苏里、安东、乌斯藏、朵甘、淡溪、兰芳、吕宋、苏兰、安南、新岛。
另外还有三个地方:陕西下面的甘肃地方、宁夏地方、哈密地方,这些是朱棣准备设置省的地区。)
“出了敦煌和玉门关,便进入了西域地区了。
哈密卫会在那边接应咱们,哈密卫的北面便是瓦剌部的地盘天山了。”
“这几年瓦剌部的地盘扩张了一倍多,金山牧场和天山以北的西域地区都在瓦剌部的统治之下了。如果此番阿岱汗叛乱,瓦剌部参与进去的话那可就不妙了。”
李蕙玉看着锦衣卫提供的情报,心中有着一丝忧虑。
“李典正不需要担心,卑职想那瓦剌部不仅不会叛乱还会助我大明帝国平叛的!”
护卫团参谋官陈天正倒是很轻松,他不担心瓦剌部是否叛乱的事情呢。
是的,陈天正成了第一批参谋本部的参谋官。
“你小子知道什么?”护卫团副统领赵然有些不屑,他感觉陈天正这小子是不学无术。
“赵副统领不要因为卑职年龄小就轻视了卑职,论起来这出谋划策卑职也是不虚你的!”
“跟岁数没有关系,只是你根本没和蒙古人打过交道你知道蒙古人都是什么样的吗?
这帮家伙以利益为优先,很多时候都是表面恭顺而背地里心怀对大明帝国的不满呢。此番阿岱汗叛乱,那瓦剌部的首领马哈木若是不趁机捞一笔他就不是马哈木了。我可以这么跟你说,可能咱们刚刚出塞就会遭遇瓦剌部的先锋军呢。”
“赵副统领说的不错,但正是因为蒙古人的习性才让瓦剌部不会叛乱呢。
瓦剌部首领马哈木知道,他跟着阿岱汗叛乱所获取的好处都是暂时的。只有帮助我大明帝国,才能获取长久的好处!”
“孤赞同陈天正的提议,如果马哈木想要叛乱的话早就去攻打哈密卫了。
对了,现在哈密卫是谁在负责?”
“咱们的老朋友,乌斯藏都护使内邬·南卡桑布。还有甘肃总兵、泷川侯张景万,此二人现在正于哈密地方督办军务。”
“呦呵?这可真是不错。”
朱瞻基听见了内邬与张景万的名字之后,直接就咧嘴笑了起来。
“太孙殿下也不可掉以轻心,马哈木那家伙可是十分难对付的。”
张辅似乎对马哈木有些成见,他认为马哈木是个十足的墙头草。
之前的飞云山大战,就是马哈木趁机干掉的本雅失里才让明军大获全胜的。只不过马哈木来援的时间十分的巧妙,这人张辅一直以来对马哈木都有些忌惮和疑虑之心。
“祖父大人可是草原上的枭雄,一般的人物可难以对付他。
末将向太孙殿下提议,由末将的第六卫打先锋去侦查一下子瓦剌部的行踪。”
“可以!”
也先没想到朱瞻基这么爽快的就同意他的要求了,直接满怀感激的向朱瞻基道谢了一句。
“多谢太孙殿下信任!”
“无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孤信任你是忠于大明帝国也是忠于孤的命令的,你不会跟马哈木合起伙来骗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