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刚才提到的片段,看似高尚,背后藏廓的问题辽阔也宏大,关及王道社稷、铁血征战、家族荣辱、名节气韵,但细细想去,那只是历史的片面、时空的截面、人生的浮面,极有可能酿造他人和自身的痛苦,而且升沉无常,转瞬即逝。
胡佛却看破这一切,把这些问题轻轻搁置,让它们慢慢冷却,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与每一个人始终相关的人生和生命的课题上来,叫一代鸿儒听到经诵梵呗也会陷入沉思,即便是兵卒纤夫听到晨钟暮鼓也会怦然心动,即便是皇族贵胄遇到古寺名刹也会焚香敬礼……”
他是个喇嘛,当然以胡佛为第一至尊!这无可厚非,问题是,小璟听他这番话时的感受——具体是从他嘴巴里吐出这些话时音重缓急……糟糕!人晕晕沉沉,似脑体棉糯地区注入了雾气,越来越稀里糊涂,越来越接近梦境!
眼前一切似乎都不真实起来,
躺着的哥哥,起了身,竟然向他伸出手……“走,我们去见父亲。”
周身的空间开始如细流般逶迤拖曳,
而他的声音愈发似柔情水灌进耳朵里,“人生和生命课题如此之大,如果泛泛谈去不知要缠绕多少思辨弯路,陷入多少话语泥淖,不如跟着我来,细细探索,慢慢捋顺,……”
“砰”!小璟已经跪趴在床帏边,
他死死抓住床梗,甚至反嘴用牙齿狠狠噬咬自己的手腕动脉,咬得满嘴血!他最后的意志力告诉自己,估计他哥就是被妖僧这样谋害的!他可不能……
但是,实在厉害,
几千年藏地巫术,如野生杂草,总有自己生生不息的绝密宝藏!
“……它干净利落,如水银泻地,爽然决然,没有丝毫混浊。一上来便断言,人生就是苦。产生苦的原因,就是贪欲。产生贪欲的原因,就是无明无知。要灭除苦,就应该觉悟:万物并无实体,因缘聚散而已,一切都在变化,生死因果相续,连“我”也是一种幻觉,因此不可在虚妄中执著。确立‘无我无常’,抱持‘慈、悲、喜、舍’之心,就能引领众生一起摆脱轮回,进入无限,达到涅盘……”
声音愈发清爽,让人如醍醐灌顶,恰似在嗡嗡喤喤的高谈阔论中,突然出现一个圣洁的智者,三言两语了断一切,又仁慈宽厚地一笑,太迷人了……
就在小璟被自己咬噬得血肉模糊的手快彻底耷拉下来……“砰”,沉闷一击的声音,如魔的梵音终于停止!
只见“魔法小喇”——嗯,自然就是昌庆咯,倒在地上,后脑染血,“璟主儿!!”七顺丢开手里的佛器,立即像小璟跑来,小璟脸色苍白,眉头紧锁似拗不开的结——事实,此番“施咒”虽没彻底完成,但还是对小璟的脑部有了重大创伤,这个“结”确实要花好长好长时间去解啊……
是夜,
对大皇宫而言,又是个难眠之夜,
还未正式登基的新皇,竟然不见了?!
那一夜,
真有如神不知,鬼不觉,
七顺一个单薄的身影,踩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上驮着一个大木箱,消失在月夜下……
第173章173
得亏她是个挺有情趣的人,否则如何度过这囚禁的每一天。
所以说史学家觉着溥皇十八世是最有情趣的帝王,跟他的母亲不无关系。
书法,种花,画画儿,甚至做奥数题,雪银河简直是极尽可能地“找乐趣”来战胜悲痛,搏斗抑郁。
书法不提,这是她最钟爱,每日静心写篇把字儿是必定。她是不知,就她在迦月宫日常写的这些字儿,最后一字千金!多少收藏家哪怕得她一个残稿都泪流……毕竟大部分之后要么宫藏,要么胡佛教藏……
画画儿。
雪银河也有点基础。且不说她出生雪家,幼时家教里就有打底,之后,看看她跟着的这些世上可谓最顶级的“收藏鉴赏家”们,从王座到溥皇……见多了,自己上手画画也不稀奇。
银河到底聪慧,对于绘画有自己一套心得:这点她还是最受王座影响。
王座尊崇石涛,她最爱画家的著作也就是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
她非常信奉石涛所述“现场有神”,其实也就跟“下笔如有神”同理:“有的时候,你是神派来的,有些时候,你只是一堆蛋白质。哪怕你站在昆仑之巅,你所有的修为,也只是笔。现场是墨,是未知的定数,是神派你来的一瞬间。忘记逻辑和知性,忘记个人,甚至忘记笔,忘记已经站在昆仑之巅,忘记跌进深渊的恐惧。你能控制的太少,你甚至不能控制笔触及宣纸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