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0、Chapter50(2 / 4)

写!

抓紧写!

正好最近华尔街妖风阵阵。

两家交易所正式宣布合并为一体,同时制定了几条新规则。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规定,一则针对公司。任何新股发行都要提前一个月公之于众,且必须到新合并的交易所提前登记。

是为防止类似铁路争夺权乱战中肆意滥发‘掺水股’的情况再出现,杜绝因隐瞒股票数量而造成混乱买卖。

除了对公司的影响,也对股票经纪商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影响。

纽约交易所与公开交易所的合并,代表完全主宰整个华尔街的霸主级新交易所诞生了。

其他的小交易所无法与之抗衡,经纪商们必须成为新交易所的会员,否则约等于失去了从事金融交易的资格。

这一回变革,堪称生死存亡的变革。

经纪商们一旦入会就要遵守新交易所的规则,抛弃原本肆无忌惮操纵市场的习惯,而让华尔街发生根本性变化。

此时出版一本华尔街乱象实录,简直不能更适合。

这书的推出是乘势而上,火上浇油,推波助澜,兴风作浪,总结就是起来赶上好时候了。

于是,玛丽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四位教授,也礼貌地答应了有空就去C大数学系转转,更表示今年不出意外会准时入学。

至于小论文尚未谈及的那些后续研究还是等一等。搞研究要严谨,不能拍拍脑袋就能得出结论,否则世上人人都是牛顿。

话是如此,格林教授回到学校再研读了几遍小论文,回想刚刚的那一场更甚博士答辩的讨论,非常肯定他的准学生没有说实话。

不是吧?

格林教授瞥向书架上莫里亚蒂所著的《小行星力学》,和同事亚瑟面面相视。难道说他们又遇上了一个不喜欢搞研究的天才?

搞数学研究不好吗?

不用风里来雨里去,除了可能秃顶的风险,一般情况不必担心冷不丁就遭遇生命危险。

不管C大数学系教授们的心情如何忽上忽下,八月一本新书横空出世,仅仅一周就登顶纽约销售榜首。

加印,再加印,新书的热潮似滔天巨浪从纽约席卷全美。

很快也引起大洋彼岸的注意,欧洲各国与东方世界都迅速传来希望合作的橄榄枝,期待将此书翻译成各国文字版,而且从快从速。

究竟是什么书令人们疯狂?

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说,但意外地集结了爱恨情仇、阴谋血腥、勾心斗角等等元素,让人看了就欲罢不能。

这样的书却有着非常朴实无华的书名——《十九世纪华尔街实况分析》。

它乍一听枯燥无味,差点让很多人与之失之交臂。因为书名像是堆积数据的学术论著,也像是毫无爆点的纪实文学,谁能想到里面的内容如此令人啧啧称奇。

华尔街不相信眼泪,鲜血淋漓的金钱战场,阴谋与爱情的难解难分,总有一款狗血能满足你。如果你不想看狗血,想看点严肃详实的数据,请别走开,因为非常神奇的是这本书也全都有。

雅俗共赏,居然在一本书中得以实现。

读者们开始纷纷猜测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赶客的书名?这是典型的名不副实,实际内容比名字精彩了无数万倍。

各种解读开始满世界乱飞。

众所周知,《十九世纪华尔街实况分析》的作者没留真名,只有代号「M」,书中更是没有任何作者介绍。对外,从出版到授权翻译,都是由纽约日报的社会版块记者韦斯莱出面全权代理。

有些人就开始谴责韦斯莱。一定是他的职业病发作了,参考了以往社会版的无趣新闻标题。

当然,也另一些有人猜测书名是「M」的随便起的。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名的作者,他压根就不在意书名是否赶客。

除此之外,还有阴谋论甚嚣尘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