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央还有些恍惚,也没回应,和衣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了许多不知觉就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早杨小央醒来感觉有些冷,穿了件厚衣走到里间,发现母亲已不在家里。小荼睡在崭新的小床上,呈大字型,不知是不是做着好梦,流着口水还笑呵呵的。
杨小央笑了笑没去叫醒她,来到厨房发现水已经烧好,锅里还有热早点。给自己倒了碗水,拿了两个包子,走到屋外边看风景边吃。
景色还算不错,晨间的风有些凉,林子里只偶尔响起几声鸟叫,倒是不闻虫鸣,估计是知道早起的虫子被鸟吃的道理。院子里的小屋明明新建,却给人一种老旧的感觉,静静地待在角落,仿佛已经待了很久。
包子的味道也还行,不算特别好吃,但杨小央对食物的要求也不高,一手一个,一口小半个,觉着还算满足。
第二个包子刚咬到肉馅儿就听到屋里响起小羊小羊的叫唤声,一口把剩下的包子塞嘴里就进屋去了。只见小荼坐在里间的床上,揉着眼睛,头发乱糟糟的。
杨小央拿起桌上的梳子,让小荼坐好,头发挺密,就是有些枯黄,杨小央给小荼稍微梳了梳,随意扎了个小辫垂在脑后,要是楚袖看到了估计会给杨小央一个栗子吃吃。
还好小荼还未到爱美的年纪,甩甩脑袋冲出房门去了。看着小荼一甩一甩的辫子,杨小央突然懂了为什么母亲对小荼会心怀愧疚。
…………………………………………………………………………………
鸣武国,安炎二十二年(十五年前),京城皇帝寝宫,年仅三十七岁的皇帝赵今生身患重病,本应是红润的圆脸上有了苍白之色,已然卧床不起,双目紧闭似是在昏睡。老太医把完了脉,微微叹了口气,向站在边上的中年人一摆手。
两人出了屋外,老太医艰难的笑了笑,“陛下这病还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却极难治好,上次龙虎山送来的仙丹也只能吊着命罢了。”说完又叹了口气,拱了拱手弯着腰退下了。
中年人是个瓜子脸,身形有些消瘦,却把锦衣之下的小肚腩衬得有些显眼,下巴上的胡须一看便知是不做打理的,像路边的杂草恣意生长。
杨启看着老太医蹒跚的背影抿了抿嘴,刚欲转身进屋又有个公公急匆匆地跑来垂腰拱手,“杨大人,奴婢有急事禀报陛下。”
杨启把玩着束在腰上的玉带,嗯了一声,身子却不动。那公公听到答复便想进屋,谁成想杨大人应了声却没动作,要不是院里没人公公都以为是别人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