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水县童养媳的数量,还真不多。
因为这是个全国贫困县,解放前更是穷的一匹,别说养童养媳了,好多人媳妇都娶不上。
养童养媳的人家,最差也得是个中农吧。
再说真的过去四五十年,好多老人都过世,真不好找。
一连好几天,传来的都是无用消息。
刘美玲的心一点一点变冷,米粒儿也跟着着急。
上辈子刘老师就没找到亲人,这辈子她帮忙,难道最后结果也是一场空吗?
就等着叶宵那边了。
看出来米粒儿跟着着急,刘美玲反而安慰她:“找人这事本来就是大海捞针,不能着急,咱尽力就好。”
“对了,你也别光陪着我,去工作吧。”
刘美玲也是刚知道,米粒儿竟然升了副厂长,最近正在熟悉工作流程,摸棉麻厂整体的底子,正是最忙的时候。
米粒儿叹口气。
她确实忙。
棉麻厂咋一看是县里效益最好的厂子,但未来发展却不容乐观。
越看越有一种无力的感觉。
尤其那个政企不分,厂里生产计划要报计划委,然后由对方分配任务。
这一点让经过后世市场经济的米粒儿非常不习惯。
还有厂里的人浮于事,好多中层都是厂里子弟,打着骨头连着亲,造成在厂里办事都要看人情,拉帮结派特别严重。
好多人上位,考察的不是能力,而是关系。
米粒儿想做点实事,上头要汇报,下头也有阻力,短短几天,她无数次后悔当这个副厂长。
但是担子既然接了,虽然只做半年,她也不能认输,咬着牙也得干出成绩。
这几天,她忙着考察厂里真正有实力的工人,想拉起一直属于自己的嫡系队伍。
当然,这些事米粒儿肯定不会跟刘美玲说,徒增烦恼罢了。
好在刘美玲善解人意:“要不这样,我闲着也是闲着,跟你去厂里上班,你忙你的,我研究你们厂的纺织一体机。”
杀鸡焉用牛刀,纺织一体机对刘美玲这种人物,简直就是孩子的玩具。
但好歹能解闷。
米粒儿自然欣然同意,但刘美玲不让她大张旗鼓给厂里说,只悄悄过去。
于是,米粒儿这天上班,就带着刘美玲,对外只说是家里长辈。
在她忙着的时候,刘美玲已经逛完了棉麻厂,发现竟然有厂办医院和学校。
一个工人从出生到去世,完全可以在厂里全部解决。
对于刚回国的她来说,简直不可思议。
这就是社会主义工人大家庭吗?
等到饭点,看着一群工人丝毫没有疲惫感,三五成群的去食堂打饭,刘美玲跃跃欲试。
她跟着人群往前头,问清楚哪里有卖饭票,先去买了饭票,然后去找米粒儿一起吃饭。
刚出了后勤办公室的门,刘美玲就感觉一道审视的目光扫过来。
她迎着目光看过去,却见一个朴素的老年妇女慌张的挪开目光。
刘美玲皱皱眉,对方的目光让她很不舒服。
她转身要走,对方却犹犹豫豫朝她靠近:“那个……”
暗中保护刘美玲的小张和小谢立刻从暗处走出来,一左一右护住了刘美玲。
对方吓得立马停下脚步,目光却一直打量刘美玲,带着一丝疑惑和不相信。
刘美玲更奇怪了。
她摆手让小张和小谢别轻举妄动,自己向着对方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