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世祖> 第九十五章另起炉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五章另起炉灶(2 / 4)

也怪不得他这样想,宋朝的交子,元、明的宝钞,都让百姓们欲仙欲死,收割起来毫不留情。

朝廷只管发,不管收,疯狂贬值,擦屁股都被嫌弃太硬。

明朝的宝钞是用桑皮纸制造,同时用废弃的公文纸打浆作配料,这种纸张比较厚实,耐磨损,拉力强,吸水性好,写字不浸,不易褪色,不被虫蚀,技术成本极高。

其实防伪根本就用不着,谁仿谁就得破产,都不够成本的。

明朝时尤喜欢用宝钞折禄,坑了不少官吏,后来竟成惯例。

所以一看到这玩意,名字虽然叫粮票,但在他眼中,就是坑人的宝钞。

“不是,绝对不是。”

书吏果断地解释道:“凭这粮票,就可直接去粮仓兑粮,绝不耽搁。”

说着,他竟直接道:“你月俸十块,如今市价石米一块又一毫,本应领九石又一斗,但如今陛下恩泽,与你十石。”

言罢,直接就交出来十张粮票来。

一银圆是一千文钱,其一银圆等于十银毫,一银毫等若十铜圆。

一张纸价值一块多,周微怎么也不敢信。

周微颤抖地握着粮票,难以置信道:“真的能兑粮?”

“天津仓、通州仓都能兑,这用得着骗你?”

书办摆摆手道:“户部的粮食堆积如山,还能骗你这点粮食?”

周微半信半疑,这才离开。

“爹,粮食呢?”

“没粮食,只有这个!”

“宝钞?”

儿子惊了,脸色大变,比死了亲爹还要难看。

“是粮票。”

周微强调道,然后拽着他,牵着驴车出门:“咱们爷俩辛苦一回,去通州走一遭,户部若是敢欺瞒我,我就,我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