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脉形成起,到现在这会,仍是一位山神都不存在,其中原因,可令人但在嘴里,反复咀嚼。
峪阳山山神也不知其中缘由,只知道能成为断龙山脉的山神,并在山脉上设立山神祠,必定水涨船高,平步青云。
迎亲队伍的唢呐声,吵醒了熟睡中的陈玖凉,睁开还未睡好的眼睛,轻柔几下,伸腰打了打哈欠,凝目看向声音的来处。
迎亲的队伍出现在这处林子里,显得有些诡异,但陈玖凉并没有多想,甚至跳下树,对队伍中的喜婆说了些增添喜氛的祝贺之词。
难得在这里遇见行人,又得了一份祝贺,喜婆脸上洋溢着快要装不下的笑容,从袖中掏出两个金色钱币,递给陈玖凉手中。
犹豫着是否该接下这份意外之财,可想了想,还是接了下来,听老张头说过,这叫做送喜,你不收就是看不起这份喜事,也有些诅咒新人的意思。
我祝贺,你送喜,同喜同乐。
得了一份祝贺的迎亲队伍,走起来愈发精神,就像是接下来还能遇上第二个人似的。
等到迎亲队伍彻底消失后,陈玖凉才缓缓收起那两个金色钱币,看不懂这是何种钱币,估计是他国钱币吧。
暂且收起来,说不定日后会有用到之处,就算毫无用处,也是一份喜钱,值得收起。
被打搅了歇息,又碰上了迎亲队伍,困意全无,只好再次爬上树枝,等待着天明,好通过太阳东升,来确认前行方向。
夜里乌漆麻黑的,若是走错方向,那岂不是白走了一夜,还不如在此处歇息一夜,白天才会有精力多赶些行程。
既然一时半会走不出去,那就把这次当作历练吧,练习野外生存技巧,日后这类情况定会还有许多,提前适应,总比日后还要抱怨来得好。
双手枕在头后,靠在树干上,看着满天星辰,脑海里有些想念镇子了,生活了十五年的镇子,说不想,那是假话。
再不久后就是清明,今年没能亲自给爹娘扫墓,心里还是有些自责,或许今后好些年都没能有机会。
早知道就等着清明,给爹娘扫次墓后再走。
当时一腔热血,再加上老张头连哄带骗的,也不知为啥昂首挺胸,毅然决然的离开镇子,也不知为啥发神经似的要沿河走半月,难道心里真的对外面的江湖急不可耐了嘛?
陈玖凉现在想想,心里还是有些疑惑,当时也没觉得,现在仔细一想,好像当时毅然决然离开镇子的时候,心中毫无波澜,这种感觉来的莫名其妙。
都说江湖好,向往着成为侠客剑客,真到了自己走江湖,跟别人说的完全两样,沿河走,困林子,这样的江湖,咋会有滋有味嘛?
一路上除了看水,现在又是迷失林子之中,自己的江湖,简直糟糕透了。
“早知如此,还不如呆在镇子里,挣点小钱,娶个媳妇,就像刚才那个迎亲队伍一样,接娶自己的媳妇。再生一个娃娃,不对,两个娃娃,一个哥哥,一个妹妹。
哥哥去挣钱,妹妹就送去学塾里读书,女孩子要文静,更何况你还是哥哥呢,哥哥要照顾妹妹,对吧,哥哥。”
陈玖凉指了指面前的树枝,就仿佛是在对自己的儿子说教一般。
随后又惆怅的自言自语:“娘亲要是给我生一个妹妹就好了,这样我就能挣大钱,好让妹妹能有书读。听说镇上的那个夫子老严厉,经常打人,我要是有个妹妹,看你敢?”,
可心里觉得还好爹娘没有给自己生一个妹妹,不然这么些年,跟着自己光吃苦,那真就是自己这个做哥哥的不负责。
那就以后自己娶个媳妇生个女儿吧,要先生哥哥,再生妹妹,看哥哥欺负妹妹,看爹爹不打你。
看着空中的月亮,想着以后的生活,傻笑起来。
迎亲的队伍又折返回来,估计是接到新娘子,打道回府呢?
这次陈玖凉并没有下树,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有些道理还是懂得。
迎亲祝贺,不亦说多,说多了反而不好,一次祝贺刚刚好,良言胜佳句,亦是如此。
虽然明面上没有祝贺什么,但在心里还是祝贺一次,也由衷的羡慕这对新人。这不刚刚才想着娶妻生子,而别人都已经在娶妻生子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现在都有种莫名的冲动,想要折返回去,然后拖老张头介绍一个姑娘,也娶妻生子,安安稳稳的度过下半生,不走那什么江湖了。
想法涌上片刻后,瞬间烟消云散。
真要是回去了,还真的娶妻生子啊,连自己都快养不活,拿什么去养别人,难道娶了别人后,也要让别人跟着自己过这种吃完上顿愁下顿的生活。
现在想想,好像一个人也挺不错的,也不用担心忧愁什么,无非是过的清苦一些,但习惯了不是。
既如此,那就定个目标吧,就做江湖中的侠客。
等我的侠客故事传回镇子后,老张头也能跟别人吹嘘:我以前是那侠客谁谁谁的团头,要不是我,他也成不了大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