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一旁说道:“其实你可以把这里当做家。”
陈玖凉看向远方,语气深长的叹息一声,“可我心不在这里。”
“想好了?”
“嗯。”
“日后道法别落下,勤加练习。无处可归时,可以到莲花坞来,毕竟…也生活过。”
“好。”
既然对方已经做出决定,那么孙老道长也不愿做那强人所难之事,起身缓缓离去。
有些事强求不得,不如顺其自然。
都说十五月亮十六圆,可怎么看,都属于今夜最圆。
枯坐整夜,想了爹娘,想了老张头,想了师傅。
溧阳镇的日子虽苦,但却有归属感;莲花坞的日子虽繁华,但却有外人之意;江湖虽不怎么样,但却心之向往。
圆月照大地,还未等到寅时,便拿着扫帚清扫着千阶梯,临走前总要做些什么。
深秋的千阶梯,本就干净,很轻松就能扫净。
若是春三月和秋一月时,大片的花瓣和枯叶落在千阶梯、道观内,这段日子最幸苦,花费在扫地上的时间较多。
不过奕山若不觉得有多苦,扫地算的上一件轻松活,比起道观内其他师兄弟的活,真的不要太轻松。
每天挑水和劈柴的师兄,那才是最苦,厨房三大缸水,水井在道观后山处,差不多需要来来回回好几十趟。
但从来没人诉苦,都明白孙老道长说的那句:干活即是修行。
千阶梯很快就彻底扫净,陈玖凉回到最高一阶静等着奕山的到来,答应过对方,等到离去的那天,要告诉对方。
中秋的热闹仍留在整个道观,难得的可以放松的机会,一整天不用学习道法,肯定要热闹一些。
坐在道观前院千阶梯上,看着道观外的武隆国,这会儿街道暗巷里中秋气氛丝毫不减。
留在街道游玩的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的贵家子弟和一些乞丐,看着能不能找到一些可以吃的东西,或是那些贵家子弟大手大脚撒下大把的铜币,惹得乞丐们哄堂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