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笼罩一层血色薄雾,些许压迫镇压整个武隆国,普通老百姓对此并无感观,唯有踏入练气士和武夫一途的修士才能感触得到,境界越高反而感触越深,比如皇宫内那几位守护皇帝的武夫,此刻微躬身子,喘气都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凝重的看着头顶那层比皇宫外还要浓郁的血雾,终于明白对方所要做的是何事,只可惜事以至此,再后悔已然无用。
这些武夫常年在皇宫内养尊处优,早已养成骄傲自大的心气,没了武夫该有的气度,一手拳头耍得没有以往那般快意,多了沉迷生涩之感,再加上血灵阵的压制,七境拳头,只能发挥出六境的实力。
若是当时全力攻去,说不定就不会如此。
没了境界的压制和生涩的拳头,这场战斗,已经胜负无望,强撑着心头那口气,吃力的直起身子,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
黑斗头领脚踩空中,冷笑的看着下方并不怎么慌乱的皇宫,并不急于一时,而是验证那则流传的传说是否为真。
曾有人传出,说武隆国有一位元婴境的练气士,当年受得先帝恩惠,答应为其守护千年基业,只要再危机存亡之际,出手相救便可。
这也是武隆国一直立足东洲西北,并拥有价值不可估量的商道,却无人抢夺的原因,
一位元婴境的练气士,足以占据灵气充裕之地,建立宗门。
若是武隆国真的有这等存在,那么这场攻国,完全是石头沉大海,惊不起浪花,这也正是为何一直不出手。
陈玖凉站在屋檐下,仍是一头疑惑,突然而来的血色雾气,还有莫名的压迫,不明白武隆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可始终都有一股焦躁不安的危机感絮绕心头,挥之不去,与溧阳镇和血龙林那两次有所不同,这次的感觉更浓烈一些。
多次的验证说明这种直觉不会有错,既然有,说明武隆国存在着可以让自己死去的危机,或许与突然降临的血色雾气有关。
收起手中的算命旗帜,装作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暗中观察,寻求生机。
走在街道上,看着那些若无其事,仍作合欢之乐的贵家公子,并不像自己那般,受到莫名的压迫。
连忙走着很长一段路,发现极少人脸色涨红,犹如被什么压着一样,都是一群五大三粗的糙汉子,看起来像是正儿八经的练家子。
配合着自身的感觉,犹豫的思虑着:会有压迫感的都是一些江湖中人,而自己同样也有那种感觉,可自己又并不像江湖人一样,说明压迫很有可能是争对某些特殊的人群,比如?师傅说的武夫和练气士?
这样一想就要通顺许多。
可谁又会专门争对武夫和练气士呢?又是出于何等原因?天上的血色雾气又是什么?
一个个的问题涌上心头,小小的脑袋瓜有些难以想通事件缘由,阅历太少,少到几乎不会往某些特定的方面去想。
深呼一口气,不在停留的朝着城外跑去,首先要脱离危险活下去,才能有机会思考这些想不通的事,命都没了,拿什么去想。
这一路走去,武隆国居民全都抬起头好奇的打量着空中血色雾气,七八个扎堆议论着,无人知晓其中恐怖危机。
陈玖凉只是看过一眼,不做停留的继续跑着。
不是不出言提醒,而是根本无用,没人会相信一个陌生人说的话,毕竟他们无人能感受到压迫。
说不定会因为出言提醒,还被别人误认为是居心叵测之徒,从而耽搁最佳得到逃离时机。
不过好消息是,从血色雾气笼罩至此,还不曾出现任何有人死亡的情况。
可越是如此,就越叫人心难安。
武隆国都城内,不止陈玖凉一人往城外赶去,凡是散修武夫、练气士,哪个不是每天过着添刀口的日子,若是连这点危机意识都没有,又怎会逍遥快活到今日。
逃离队伍规模宏大,但却因布及在都城各处,还未出现千人蜂拥城口的拥挤景象,或许等到危机真正降临时,这伙人便不会在藏着掖着,能活着出去比什么都大,命都没了,就算生前名气再大也无济于事。
在赶往城口的途中,遇见三道极为熟悉的身影,迫使不得不停下赶路的脚步,三人正是血龙林掉落自己布置陷阱的伏梦岭三人,这才想起,他三人当初说过要到武隆国来着,本想着他们三人早就离开武隆国,不曾想仍停留在此。
伏梦岭三人心生感应的看过来,虽然长相与血龙林那会儿要俊俏许多,但还是能一眼认出。
伏梦露瞧见熟人,热情的蹦跳着摇晃双手,生怕对方看不见自己似的。
都说他乡遇故知会格外亲切,果真不假。
四人之间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同朝共处许多天,难免会生出产生朋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