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起这么早?”龙向梅余光看到了张意驰,笑着问道。
“我习惯6点起。”张意驰笑问,“你在做什么?”
“鸡吃的饭。”龙向梅解释道,“切点菜,放点糠,再舀一勺饭搅拌均匀,是常见的鸡饲料了。”
张意驰蹲在案板前,问:“没有成品的饲料卖吗?”
“有,贵。负担不起。”龙向梅笑,“不过我用土法养鸡,转化率低,鸡长的慢,味道会更好点。过两天我杀一只给你炖汤喝。”
“扶贫不给饲料的么?”张意驰问。
龙向梅好笑:“战胜贫困的是勤劳,不是饲料。我宁可他们给我真金白银的补助,我多做点,多省点。积累了资本,才能从贫困交加的恶性循环里走出来。不然……”她抬手指了指院子,“鸡都不敢养多的,拿什么脱贫?”龙向梅的话语平静坦然,丝毫没有贫困户特有的窘迫,也没有贫困磋磨出的尖锐。她的前方似乎有一盏耀眼的明灯,让她坚信只要努力,所有的磨难便会烟消云散。
张意驰心下微动,今天的龙向梅穿的不再是昨天那套好看的民族服装,而是套迷彩的棉衣。棉衣用防风衣的材质制作,轻薄保暖,易于行动。镇里村里很多人都穿。从审美上来说,着实谈不上好看。但穿在龙向梅身上,有种别样的韵味。他有些慌乱的避开视线,讪笑:“我不懂这个。”
“懂这个做什么?”龙向梅岔开话题,“你冷不冷?我给你升个火?”
张意驰摇头:“我等天亮点儿就去跑步。”
龙向梅随口问:“你有健身的习惯?”
“嗯。我的专业对体能要求高,体能不行干不了。”
“什么专业?”
张意驰顿了顿:“我不喜欢我的专业,我不想说,也不想骗你。”
“随便编一个,回头应付村里人。”龙向梅不以为意,她三两下切完白菜,从身边的麻布袋子里抓了两把米糠,端着不锈钢盆进了厨房。很快她从厨房出来,不锈钢盆里多了团没脱壳的大米,她用勺子搅拌着,十来只鸡已经围了上来,在她脚边焦急的咕咕叫着。
龙向梅喂了鸡,腾出空来问张意驰,“我们一般十点多才吃早饭,你起这么早肯定会饿,我给你蒸个鸡蛋,回头一起吃饭。”
“早饭这么晚?”
“嗯,村里一天只吃两顿。”龙向梅解释道,“早起喂鸡喂猪放鸭子,没空做饭。伺候好了家禽家畜,才顾得上人。”
张意驰:“……”我觉得你在内涵我……
然而龙向梅并没有,她接着科普:“因为吃饱了才好去地里。地不一定在家门口,懒得来回跑。一口气干活到下午四点多,光线变差的时候再回来做完饭。趁着最后的天光,在院子里或堂屋里把饭吃了,省的晚上点灯吃饭。”
张意驰噎了噎:“所以我感觉自己穿到古代没毛病!”
“那可比古代舒服多了。”龙向梅一边说一边走进了柴屋,拿了根扁担和一副担子出来,“但我们家的猪提前卖了,犯不着煮猪食,我提前去地里弄点菜去市场卖。你要换个爬山的健身方式吗?”
张意驰无所谓的点点头,又问:“我能帮你做什么?”
“帮什么呀?你又不会,也没必要学。带着你的手机,去拔两根萝卜玩,拍个照,攒着发朋友圈是正经。”龙向梅把担子扔在后院,再次去了趟厨房,这次出来带了杯热水,塞到张意驰手里,“先喝点水再去洗漱,我给你弄点吃的,很快就好。”
张意驰又一次被内涵到了。但农家的土灶他是真不会用,火都点不着,只好无奈的蹲下,戳了戳一点不怕人的老母鸡,低笑道:“咱俩一个待遇,但你能下蛋,我能干什么?”
龙向梅的利索劲儿可不是说笑的,张意驰还没跟老母鸡说完话,火塘里已经点起了大火。架锅,烧水,她快速的拿出两只碗,分别打入了两只鸡蛋,筷子飞舞,清脆的哒哒声中,鸡蛋打成了蛋液。从碗柜里拿出牛奶粉,用温水化开,注入一只碗里,再次打匀。另一只碗里则是放了清水、盐和胡椒。
水开,两只碗加盖放进锅里,顺便在蒸笼上扔了四个咸红豆糍粑,掏出手机定时十分钟。她才走到了厨房外,在龙满妹的窗外喊:“妈,我蒸好蛋了,你起来了吗?”
“起了。”龙满妹压低声音道,“你细点声,别吵醒了驰宝。”
“你驰宝早起了。”龙向梅笑答了一句,转进了浴室。张意驰正在洗漱,就见龙向梅一阵风的刮了进来,抱起洗衣篮里的衣服,一股脑扔到了个大木盆里,拎去了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