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路过了杨春玲家,杨春玲今天回门,见了张意驰,十分自来熟的往他手里塞了一兜红薯干。张意驰本想拒绝,没想到杨春玲竟还多抓了一把放袋子里,并理直气壮的道:“我做的红薯干,只给最好看的人吃!”
张意驰:“……”你是龙向梅的亲姐妹,没跑了!
回到家里,闻到了熟悉的满是油烟的辛辣味。滚热的油锅里,姜蒜与指天椒落下,指天椒的辣与香立刻散了满屋,刺鼻且引人呛咳。但,张意驰又一次的站在了厨房门口,没有躲开。
他家的保姆,在大功率的油烟机辅助下,偶尔炒点不清淡的菜,都会遵循主人家的指示,带上N95的口罩,以确保有害烟雾不伤及肺脏。可张意驰偏偏喜欢这个味道。
油烟缠绕着他,消解了萦绕在他周身的孤寂。站在了龙向梅家简陋的厨房里,更能对比出自家奢华装饰下掩盖着的冷漠与疏离。
因为,他闻见的,是人间烟火。
“回来了?”龙向梅笑着招呼。
“嗯。回来了。”张意驰认真答应着,不知道是在随口应和龙向梅,还是在应答多年前葡萄架下叼着烟光着膀子炒菜的身影。
伸手拿出块红薯干,递到了龙向梅嘴边。龙向梅一口咬住,含混的问:“买的?”
“杨春玲给的。”
龙向梅仰头,两口咬断了红薯干,吃的两个腮帮子鼓了起来,还不忘吹嘘:“他家水平一般,你喜欢吃,我改天挑几个好红薯给你做。”
张意驰看着龙向梅宛如仓鼠的模样,总算在她身上找到了点独属于女孩子的天真模样。笑着又递了块红薯干到她嘴边:“好,等你改天做给我吃。”
第20章蒜叶血粑黄骨鱼进锅的声响,清……
黄骨鱼进锅的声响,清脆悦耳。一勺清水下去,姜蒜混合着辣椒的辛辣瞬间柔和。一把切碎的紫苏下锅,香味变的有了层次。汤汁在锅中滚动,渐渐显出白色。调整火势,开盖炖煮。鱼香慢慢的飘荡在厨房里,暖和又清甜。
小小的瓷碗递到了张意驰面前:“说好的香菜根,做好了,你尝尝。”
腌香菜根,是农家的一道小菜。调料很简单,无非是油盐酱醋、姜蒜辣椒。靠的是香菜根本身的香味和嚼劲,在调料的激发下,显的更有滋味。香菜叶子也切成段,同样的调料,是另外的风味。脆、辣、鲜、香!不用吃,光闻上一闻,张意驰的唾液就开始分泌,他肚子饿了。
夹了根香菜根放进嘴里,没有想象中的辣。应该是龙向梅迁就了他的口味,没使出湖南人的大招。调料里略放了点白糖,把新鲜香菜根的鲜味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口又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我以前不怎么吃香菜。”张意驰放下了碗,补充道,“也不喜欢吃萝卜。”
“啊?”龙向梅惊讶,“昨晚你萝卜吃的挺好的啊。”
张意驰笑:“你炒的好吃。”
正切着血粑的龙向梅笑道:“田里的萝卜好吃。以前我在学校里也不吃萝卜,炖出来一股怪味。说来我们的萝卜都不算好的,隔壁县的萝卜才叫一绝,要是能买到,给你尝尝你就知道了。”
张意驰吃过的好东西多了,对这类传说并不感兴趣。他站在龙向梅身后,侧头看着她手里黑乎乎的丸子,被切成了片状。黑丸子里是红色的,上面有一个个的半透明的圈,不知道是什么。
“这叫血粑。”龙向梅见他好奇,解释道,“普通话叫猪血丸子。做法是水豆腐吊干水,只剩豆腐渣。再混入新鲜的猪血与肉。注意,得用肥肉。”龙向梅指着血粑切面上半透明的圈道,“喏,这里就是。因为豆腐吃油,放瘦肉不好吃。”
“是你们的民族特产吗?”张意驰问。
“算是吧。类似东北的血肠?简而言之是过去物资匮乏,没什么吃的。拿豆腐做手脚,混点肥肉和猪血,借一份肉香。再用柴火熏干,便于保存。为了不变质,一般都要放很多盐。好吃是好吃,健康也是真不健康。我煮了一水,去了点盐分,等下拿点蒜叶炒了,给你尝个新鲜。”
“说的我更饿了。”张意驰道。
“吃两根红薯干垫一下,很快就好。”龙向梅又笑问,“小菜还吃萝卜行么?明天给你做菜薹。”
“行。”张意驰被龙向梅馋的很了,真的拿出了根红薯干咬着。天知道他以前极少吃零食,红薯干是什么鬼?不过红薯干比记忆里干果店的卖的好吃,没有放糖,只有红薯原本的甜味。红薯软糯的有些粘牙,又有着若有若无的嚼劲,很矛盾的口感,但味道很好。只是没有腌的香菜根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