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言情>苗家少女脱贫记> 第140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0章(1 / 1)

但是,木结构的房子同样具备了无限的风情。鳞次栉比的建筑,精致的窗棱门廊,点点滴滴,带着浓郁的苗家风味。苗族支系繁多,各支的语言、风俗、乃至装饰习惯,都大有不同。可以说,大圆村虽不起眼,却很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是祖先留给他们的财富。

因此,与其让网友们因为同情,而一味的付出。不如把美景送到他们面前。在快节奏的城里呆得累了,趁着假期,来到几乎没有一丝商业化气息的苗寨里悠闲的走一走。听听虫鸣莺啼,看看青山绿水,彻底放松身心,积蓄下一次冲锋的力量。

如此一来,网友的钱花得开心,村民们的钱也赚的理直气壮。双赢的局面,才可能长久。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木房子在大家的感观里,就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一张属于苗家的名片。村民们可以另选一个地方,盖起现代化的建筑,享受住在套间里的快乐。外来的游客,则可以住进传承千年的村落,感受岁月的痕迹。

龙向梅把心中的畅想,大略的跟网友们聊了聊。很意外的,一直不停上蹿下跳的掐子们并没有出声,整个弹幕区,全是网友们的各种鼓励与出主意。甚至有好几个网友表示,他们曾做过旅游相关的企划,随后会把当时用过的方案,发到龙向梅的私信里,免费给她做参考。

看着快速掠过的弹幕,龙向梅心里暖暖的。管仲说,仓廪足而知礼节。大圆村地处穷山恶水,因此她的成长总伴随着刀光剑影。每一天睁开眼,都可能遭遇铺天盖地的恶意。与奶奶斗、与伯父斗、与外婆斗、与舅舅斗、与爸爸斗、与妈妈斗。尽管偶尔也能获得来自苏妙云等人的善意,但她的生活依然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她战斗力极强,无论是骂街还是打架。青春期后,似乎横扫全村,再无敌手。可战斗力再强,她也会烦躁,也会疲倦。经历太多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向往平和。

密密麻麻的、充满了鼓励与温柔的弹幕,足足持续了5分钟。龙向梅心里暖的仿佛置身于温泉中,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轻松且惬意。

良言一句三冬暖,人生漫漫,没有人能坚强的独自面对一切。有人支持的感觉真好。

“我会发财的。会尽力帮着干部们,带领全村奔小康的。”龙向梅含笑看着镜头,郑重的道,“一言为定!”

弹幕又一次铺了满屏,龙向梅在层层叠叠的“一言为定”中,结束了今天的直播。

第68章厨房工厂龙向梅把新添的家电摆……

龙向梅把新添的家电摆在了相应的位置,又通电进行了测试。确认没有故障后,上网点了收货,并顺手打了个五星好评。过了两天,特意买的对开门大冰箱与洗碗机等电器也送到了家。

龙家的厨房原先是没有抽油烟机的,这次索性一起买了。品牌方驻本县的销售点派来了安装师傅。新买油烟机是适合土灶的新款,吸风口贴在灶台上方,既不占地方,抽油烟的效果又十分的好。一番安置下来,龙家的厨房终于有了现代化的模样。

其实按照张意驰的想法,厨房最好拆了土灶,换成燃气灶。可惜燃气管道暂时铺不过来,罐装液化气配送也不方便。只能安慰自己,柴火农家菜算是卖点,忍了吧。

装完电器,龙向梅又喊人在猪圈附近盖起了小厨房。挨着猪圈的小厨房,专门定制了个特殊的铁锅。铁锅底部有个像锅炉的闸门,煮猪食的时候关着,等猪食煮好了后,打开闸门,猪食顺着事先准备好的铁质引道,滑进猪食槽。猪食槽是长长的一条,引下去的猪食能均匀的分配到每个猪圈里。

猪食槽外,为了防止猪等不及猪食放凉,烫坏了嘴的情况,还专门定制了栅栏,不到时间不开启。并且为了好操作,栅栏弄成了电动的。与此同时,小厨房与栅栏处都设置了定时器,并放置画着表格线的黑版。这是张意驰把医院管理的思路,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形成的农家养殖规范。

要知道农村里无论养什么,都相当的粗糙。这个粗糙,不仅体现在养殖上,更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因陋就简是农村里最常见的状态,然而什么事都因陋就简,必然造成了大量的劳力浪费。

同时,农户们也没有明确分工的意识。他们会简单的分工,多半是男人种地,女人做家务。可是这又不绝对,且没有直观公平的奖惩机制,导致做事推三阻四,且人人都觉得自己付出最多,却没有相应的回报。时间长了,人人有怨气,户户有矛盾。这就是每年过年都要掀桌子吵架的传统艺能的最主要的原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