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有把握,没有把握在说出了二妹的身份后能保证秦大人绝对不会计较。所以,还是没敢说出来。
“大人这么一说,民女倒真有一事想相求。”
“何事?”
“民女一家当初逃荒时,和阿娘走散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消息。若是大人方便的话,希望能帮忙查查户籍,看看有没有一个名叫姚文月这样一个年三十四的妇人。”
查户籍这种事对玉容来说难的很,但对秦大人来说,不过就是几句话的事儿。所以他都不用请示主子,自己就应下了。
“这事儿好办,回去本官便吩咐下去,着人查看。有什么消息,我再让魏平来通知你。”
“多谢大人!”
玉容拉着小妹,硬是跪下给秦大人磕了个头。
若真能找到阿娘回来,磕头算什么,她还要给秦大人供个香案!
“大人,若是只送奖励的话,您随便派个人便能送来了。如今却亲自来这一趟,可是还有什么事儿?”
秦大人一听就笑了。
“玉容姑娘当真是聪慧。”
自打玉家后头又出了蚝油后,他便一直觉得这玉家说不定还会有什么惊喜,所以一直嘱咐手下的人,叫他们格外注意上阳村的动静儿。
最近陶二叔带着人这家那家的砌灶台,那么大的动静儿,自然就传到了秦大人的耳朵里。恰好今日淮侯来了府衙,听到这事儿便一时兴起想来瞧瞧为淮城做出贡献的玉家人。
一则是为看人,二则是想来看看灶台是何模样。
“本官此次来的确还有其他事儿。听说最近有个叫灶台的好东西,又是从你家这里传出去的。”
玉容一猜也就是为这个了。
“灶台啊,的确是个好东西。大人不妨跟我去瞧瞧?”
她指了下厨房的位置,就在进门左手边的院墙下。秦大人瞧了身旁的淮侯一眼,点点头,带着他跟在玉容后头参观灶台去了。
其实灶台这东西,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比屋中火坑实用在哪里。秦大人不笨,自然知晓这灶台若推广开来,满城的人都能受益。不过他心里还是有些微微失望,大概是之前期待的太高了。
灶台和增味粉蚝油的价值,完全不能比。
但,淮侯却是瞧的津津有味。
“这是什么?”
玉竹瞧过去,发现长姐正在和秦大人说话,这护卫的声音又小,两人都没听到。于是便自己凑了过去给他介绍道:“这个是石磨,用我们家盖屋子剩下的石头做的。拿来磨虾粉,磨黍米粉可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