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像项燕这样的情况。项燕跟周文树离婚了,可村里人多数人都觉得他们要不了多久就会和好,都觉得他们还是一家人。
那这票怎么算?只让周文树投?那项燕肯定不愿意。自打离开了周文树,项燕因为做菌包振作起来了以后,人也越来越厉害,要是真越过了她,她完全可能上门来质问她跟女儿怎么就不算一家人了。
项骆听见这话眉毛抬了抬,道:“就按法律上算吧。离婚了的话肯定是分开的两家。合住的人不可能是一个户口的。”
这话有道理,就这么算了。
祝炎跟安维都是外面进来的,不过项骆一个人就是一个户口,他们一家是有一票的。
但是怎么投就是个问题了。这还不能弃权。
“为什么拒接?”祝炎听了项骆说这件事,反问项骆。
额……
项骆道:“有好处?”
“什么事都是阴阳两面的,只能说利弊的问题罢了。”
“说说看。”项骆挑眉。
祝炎白了项骆一天:“你要是单独算收人和不收人的这两个选项,这利弊当然就难选了。那就先做一个假设。要是拒绝外村人进入,以后就真的不会再有人来了吗?”
项骆一怔,看着祝炎似乎有点明白他的意思了。
“你是说,就算现在拒绝,以后也总会有人进来。”
祝炎点头:“就算都签署了不让外人进来。可要是村里人亲戚呢?要是有闺女嫁进来也要搬进来呢?甚至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进来了呢?”
严格了进入村子的标准,让进入村子的人成为少数。在庞大的要进入村子的人数面前,就会形成一个利益差!
这个利益差,就是一个相当充分的获利空间。
要是有人为了进村,花钱买通村子里来换取能进村的资格呢?
而且如果进来的还是亲戚,就难免扎堆相互拥护。到时候以后出什么事,大家都是帮亲不帮理的,那就够麻烦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开放让外村进入。
这样虽说进来的人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可一盘散沙也比利益交织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