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道,人心可真的是越来越坏了。
往自己家那一条街走,很快就跟李宝国走到了一块儿。
大雪还在下,走的时候哪怕是走来的时候的脚印,这雪也快末膝盖了。这雪再不清理,只怕就要及腰身了。那么走动就更麻烦了。
李宝国回头看了一眼,对前头的项骆大声说了句:“他们是有点过分了。”
项骆没回答,风刮起来了,说了也听不清。只指了指自己家,让李宝国来自己家坐一坐。
进了屋,李宝国将身上雪扫一扫,叹口气道:“你说这至于吗。这雪不扫,人都走不出来。不说别的,你这蘑菇怎么卖又怎么买?要是那老张过来买菌包,好容易一路清雪到村口,结果发现村子里根本没清雪,那表情得什么样?就因为觉得村委会倒霉了,就什么都不听了?这一个个都怎么想的。”
李宝国这边发着牢骚,项骆倒了杯热茶给他。
“估计是他们觉得就算一两次不卖蘑菇也没什么。毕竟烘干的蘑菇不容易坏,就算放到开春也没什么。再说,这也眼看着要开春了。”
李宝国还是用力的摇摇头:“那也不能这么做,这不叫人寒心吗?再说,村里安排又不是村里得利,这对村里所有人都好。就真觉得不清雪就是占便宜了。去年被堵在家里出都出不去的时候,那时候多绝望怎么就忘了?”
“人要是知道长记性就不叫人了。”项骆讽刺一笑。自己喝了口略烫的茶水,又道,“再说了,一般不是眼前可见的害处,就不会有人放在心上。所有人都会坚信倒霉的事情不会放在自己身上。这一点李叔你还不知道吗?”
就像之前反复强调的财不外露。这句话谁都听说过。都知道钱叫外人知道了,就容易被人惦记,进而有了损失。
可事实上又有谁会真放在心上去注意?遇见外人,都是毫无保留的去透露本地的情况。也许不会把自己家说的太细,可村里的情况从来都是有问必答。
结果招来劫匪抢了几次这才老实下来,遇见陌生人也知道忌惮了。
只是,若是下次再有个可怜的人到了村口巴巴的祈求询问,又会是什么结果还未可知呢。
李宝国叹了口气,这大雪若是真的封了家门,估计他家货也不好卖了。
倒不是急着赚钱,就是怕这路不好走,但有人家急着想要买东西冒险出来。这雪越下越大,危险也是成倍的。
“那这鸭子要准备吗?”
项骆道:“肯定还会有人想买。看看情况,不行的话,下午我叫人过来多杀几只预备着后面几天买。然后就别再过来了,省着危险。要是有人过来买就卖,不过我自己杀,要是没人买也没什么,这么冷的天坏不了。”
确定好了这个,李宝国喝了杯热茶就离开了。
项骆只将自家院子里的雪和门前上雪清扫干净,其他的他也没那个精力管。
大年初一的下午,雪好像下的更大了,照比之前下的还要大。
项骆刚将院子又清理了一番,就听见了屋子里的警报器的声音。
祝炎让项骆先歇一会儿,他套上羽绒服去外头看是谁,一开门,见竟是解放军。
这么大的暴雪,却没办法组织起村民来将道路清理干净。
这道路走不了人是小事,万一谁家出了意外,想要救援都是个麻烦的事情。这不是夏天的暴雨,若是谁家被冲垮了,可以快速前去救援。大雪之下寸步难行,只怕谁家房子塌了都不知道。
村委会被村里人落井下石不肯前去,那就只能解放军过来挨家挨户的组织了。
现在也就军队的公信力能将人心再一次聚拢起来。
祝炎回来就要穿棉袄跟着走,项骆哪里舍得让祝炎吃这个苦,按住了祝炎,自己穿戴好了跟着出去。这时候大雪已经及腰身了。
村委会站不下这么多人,不过村委会前面的空地上已经清理出来一片,等项骆到了现场,这边已经站了三四百人了,而且男的女的都有。
解放军用上了音响,将音响开得很大,保证每个人都能听进耳朵里。
这一次由解放军亲自带队,每支队伍都会有两个解放军带头。现在不是村里有男人的人家出一个男人,而是每家每户,只要自成一家的人家,不论男女都必须出一个六十岁以下十五岁往上的人加入清雪队。这放在村子里属于义务劳动,每家每户都不例外。
这回没人再发牢骚了,一个个干起活来都利落起来了。
大家分别分组,人多起来干活的速度也快。雪一边下,大家一边清雪。雪深的地方甚至已经半人多高了。不过一个小时以后,村里各条路都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