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主要的原因,则在于,皇帝昨日废除职田,今日又言编户,动作繁多,作为士大夫阶级,他们本能的感觉到不对劲,福利越来越少,身上的绳子却越来越紧,这可不是个好现象。
编户齐民可以,但皇帝要把官员福利恢复到前唐时,尤其是,要与他们免税。
堂堂一国宰相,麾下总共才几万亩地,竟然还要纳税,甚至还变本加厉,让他们家产缩水,简直是太苛待了。
至于徭役,那是贱民们的特权。
要知道,他们可是代天子牧民啊!
这种不正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他们作为宰相,都是人精,哪里能感受不到?
明面上反对不了,那就暗地里遏制。
所以,对他们而言,并不是反对编户,而且反对这种越来越严苛的束缚,那条无形中的绳子。
李嘉不明白这群宰相的心思,他认为,士大夫们并非舍不得编户,而是舍不得损失家产。
将承天府的编户齐民扩大到全国,这需要巨大的力量。
那,户口隐匿怎么来的?
乱世中,百姓们将土地挂靠给大户人家,从而避免官府的剥削,只需要每年进行交租即可,更不要提服徭役了。
日子虽然过的舒坦,但不消十来年,整个土地就真正归属于大户了,然后变成没了户籍的隐户,遭受世代的剥削,不能参与科举,经商,只能为奴为婢。
如官宦人家,自然可因权力免受赋税徭役,然后因此而挂靠土地,几年间家产暴增,慢慢经营,就会家财万贯。
在农耕社会,一个朝廷最大的敌人,就是宦官士大夫勋贵阶级,他们倚仗着免税特权,肆无忌惮地吞噬着自耕农的土地,而且还不用缴纳赋税,国家财政崩溃,只能加税,然后就逼迫百姓造反了。
所以,光是编户是没用的,虽然它能增加赋税(两税法中,还有一户税,按财产多少缴纳,王公以下皆纳),毕竟户口多了,就有更多人纳税,但这只是加重百姓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