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府对于范围内几府之地的军都司,具有统兵权,协调权,而人事任命中,地方总兵,厢指挥使,则归属朝廷,营指挥使,都头等中低级军官才能分配,但也要由政事堂批准。
领导权则必须与地方分享,跟军区有很大的相似,但具有更大局限。
调兵权归属于兵部,由皇帝下令,政事堂签署,兵部画押,再由五军都督府进行配合,下发,一整套流程,极为严整。
范围不只是权力,而是更大的责任,一旦地方出现民乱,协调剿匪不利,那么责任就先追究都督府,再追究地方总兵。
都督府对总兵虽然没有任免权,但却有弹劾权。
想到这里,李嘉不禁得意,这一套规则下来,军权三分,何来动荡?
几个都督自然还是老样子,并没有改变。
等再过几年,就将其升到军机处,充当军事顾问,参与军国大事,也算是酬谢他们多年的辛劳,而且名正言顺的削权。
与李淮又商议的些许时间,终于将军衔制度完善,伴随着都督府职权的划分,也终于在军中开始实施。
第一个施行的,反倒是御营。
御营使司获得君令后,一群文书,参谋,开始下发军令,督促各大营施行。
一开始,曹彬就获知了消息。
中原大战后,他率领的万人宋兵自然就扩张,融入到御营之中,他也成了河南大营的提督,麾下四军,算是在运营中有数的大将。
也因此,他获封子爵,正五品的定远将军,官爵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