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股将妖物斩草除根的熊熊烈火,于贺云辞残魂归位的那日,一路烧至东宫。
骆知寒带着数个弟子造访,因身份尊贵,守阳阻拦不得,只能放他入殿招待。
贺云辞这几日浑身一度痛到全身失去知觉,消息传遍整个皇宫,掀起惊涛骇浪。
谢嫣得到消息,安置好贺云辞,令几个内侍看好内殿隔扇,抬步迅速转去偏殿。
骆知寒早已在正殿恭候多时,他着一身银色长袍,初见那日从头到脚笼罩的光环已经黯淡许多。
待瞧见领着侍女入殿的谢嫣,他坐在圈椅里,眼皮动了动:“初仪郡主……许久不见。”谢嫣泰然自若寻了把离他有些远的椅子坐下,守阳招呼几个女官替二人斟茶倒水,脚跟却黏在原地,半天不肯挪动一寸。
守阳眼珠子不住在二人之间来回打转,他抖了抖怀里拂尘,挖挖耳朵幽幽忆起,宫中曾经广为流传的那些半真半假传言。
这碍手碍脚的骆知寒,也不晓得原先给人家小姑娘下了什么蛊,竟撺掇小郡主假意与殿下退婚,另嫁他为妻。
悔婚消息传入东宫的第二日,殿下拢着冬衣,手执玉笔坐在官帽椅里,不甚在意笑着说出“孤本也无意娶妻,你们勿要因此事为难她”,那句话流露出的忧郁神情,连他一个历经世事、眼睁睁看过赵皇后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沧桑宦官,都不可避免一下子湿了眼眶。
将这成天装神弄鬼的国师骆知寒,与殿下作比,除了殿下身子虚弱这一点不及他之外,处处都死死压过他一头。
无论出身才学,抑或脾性心胸,殿下一介翩翩君子,总比他们司星楼那些睚眦必报、面色阴沉的国师,光明磊落得多。
殿下与小郡主的婚事一日不成,守阳煞是忌惮这位城府颇深、指不定何时又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诱骗小郡主弃殿下于不顾的国师骆知寒。
殿下与小郡主之间再有多大的嫌隙,那也仅是他们二人的私事,哪里轮得到一个出生低微,试图依仗女子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骆知寒横插一脚。
可到头来,骆知寒毕竟是圣上亲封的当朝一品国师,尊崇地位等同于异姓亲王,他们这些做奴才的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冒犯之举。
守阳只得强压下命侍卫将他轰出去的强烈念头,烦躁不已差遣宫人端着汤壶上前替他泡茶。
他生怕离开一瞬,这厮就会将小郡主连哄带骗拐出东宫,思前想后干脆守在殿中,寸步不离候着谢嫣,亲自监视。
他迈开两只蹒跚粗腿,木桩子似的正正杵在骆知寒身前,这人品行虽不佳,皮囊倒还生得好看,剑眉星目、鼻若悬胆,银袍折出细碎莹光,连印堂处那枚天生的红痣,似乎都有了几分撩人意味……怪不得,小郡主别的人不中意,倒愿意选他。
守阳替殿下呕了一口闷气,语气略微有些发酸:“骆大人入宫数年,今日还是头一回登临东宫,无事不登三宝殿,大人此番前来,可是有什么符纸要发?”
此言一出,殿中四处角落顿时传出几声偷笑。
京中如今打着□□的旗号,实则借分发符纸之由,私自骗财骗色的歹人不少。百姓对这些骗人不手软的歹人深恶痛绝,每每一提及“符纸”二字,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这些害人不浅的人精。
宫中看不惯司星楼的大有人在,连带着将司星楼集大成者骆知寒,也一并记恨上,如今拿骆知寒暗比作歹人,确然十分解气。
骆知寒不咸不淡觑了守阳一眼,眼底光晕细细,却偏偏蓄着某种叫人毛骨悚然的无形威压。
额间红痣潋滟,骆知寒轻皱剑眉:“太子殿下如今所在何处?”
守阳被他浑身气势震得一下子慌了手脚,擦着掌心汗珠腿脚发软答:“殿下午时就已经歇下……”
骆知寒端起茶杯抿一口滚烫茶水,满腹心事俯视漂浮着碎散茶叶的茶水,脸上不悲不喜,叫人揣度不出他如今究竟怀着怎样的情绪:“本官今日倒还来得有些不巧。”
他沉吟片刻,忽而抬眼看向一直垂着首,把玩腕间镯子的谢嫣:“听闻初仪郡主在东宫中住下已有数月之久,敢问郡主,太子殿下近来可有些异样?”
谢嫣还牢牢记着,如此谨慎又略带着诱哄的神色,骆知寒上一回展露在面皮上,还是梁子嫣那次背着众人,悄悄将他拽入无人置身的角落里,扯着他衣角含羞带怯问道:“不知国师可有婚配?”
骆知寒出身寒微,忙着掌管司星楼大小事宜,家业未定,并没有别的功夫操心自己的婚事。
骆母是个山坳坳里出来的农妇,拉扯几个孩子长大,就剩骆知寒还未成家,但凡逮着机会,必定撺掇他寻个体面贵女,再纳几个能生养的小妾,一并娶入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