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采青应了。
这个十月里,苏采青忙着和服装厂签了合同,又去考察了好些商铺的地段。在这忙碌的空隙里,还抽时间回吉阳,陪陪家里的几个孩子。
如今出货的事儿,有苏小壮在跟,倒是不用苏采青操心什么了。
尾巴跟着苏小壮,在几个百货大楼的专卖区跑了好几轮,不仅对那里的装修印象深刻,售货员的服务态度,也是令他大开眼界。
“我看这样的购物条件,如果我有钱,我也高兴多买两件。”尾巴说。
苏小壮说:“我姐说了,这和客人的消费心理有关,是一门大学问。你要是想学,怕也没那么容易。”
“那我得咋办?”尾巴忙问。
苏小壮想了想,说:“我也没法子,你得问我姐去。”
苏采青觉得尾巴一下子想得太远了,只说:“你先回去,把市场摸清楚了,打通了,再来考虑这样的问题。我们刚开始在上海卖衣服的时候,也不是一来就能开辟自己的专卖区的。”
这尾巴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好高骛远,不爱去想眼前的情况和如何起步,只想着以后要做多大。
这人,用良言相劝,很难劝住的,可是他确实是有几分做生意的才华,苏采青想了想,又说:“如果你能在一年内,将销售额做到二十万,我就考虑去北京投资开店,然后请你任北京的销售经理。”
尾巴眼睛一亮:“真的?”
一旁的苏小壮有些担心尾巴想的太轻松了,提醒他说:“尾巴,二十万的销售额,可没有那么容易做上去啊!”
如果这事儿让自家姐来,苏小壮绝无怀疑,可是在这样没有一点基础的情况下,想要一年做到二十万,真是太难了。
尾巴挺了挺胸膛说:“我觉得我可以。”
苏采青笑了笑,也没打击他,只说:“你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多问问小壮。当初我们开辟新市场,他是一直跟在我身边的。”
“我知道了!”尾巴答应事情还是极为干脆的。
和服装厂签了合约,几个门店的地址,也在仔细的斟酌和考量中,全部定了下来。
苏采青这才领着几个人,重新回到了吉阳。
回家的路上,王朝英突然说:“姐,我想好了,我准备离职。”
苏采青有些意外,忙问:“和家里人商量好了吗?”
王朝英的工作稳定,工资又高,是许多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