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恒问:“你想要的是,这件事的社会影响力?”
苏采青轻轻点了点他的额头:“你也越来越聪明了,正是如此。”
“还是想促进销售?”
“可不仅仅是促进销售哦!对官司也有积极作用的。”苏采青说。
但是这里面的关系,梁启恒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正等着苏采青再解释解释,苏采青却站起了身,直接去了浴室,显然是要卖个关子了。
十一假期眨眼的功夫就过去了,迫于社会的舆论压力,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这个案子特事特办,提前审理。
得到开庭的日期后,苏采青更加高兴了,直接打电话告诉于志新:“这次开庭,我要出庭。”
于志新之前问过苏采青的意思,苏采青当时没做决定,但是他也做过这方面的预案,这时苏采青的要求也不算突兀。
到了开庭这一天,苏采青穿上了一套月白色的套装,头发挽起,身上的首饰只用了珍珠耳钉点缀,显得简单却又高雅。
于志新一大早来接她,两个人坐着车,直奔法院。
车上,于志新给她打预防针说:“等会儿,法院门口应该会有不少记者,社会对这个官司的关注度很高,他们都想拿到第一手消息。到时候可能还会有人问你的想法和意思。”
苏采青回说:“放心吧,我有准备的。”
这时候,她才找回一些做老板的那种感觉。
到了法院门口,果然乌央乌央不少人,除了一些记者,还有一些拉着横幅或者大字报的人,意思是声援苏采青打官司。
苏采青有些意外,这个年代的人,还有些纯粹的热情和正义感。
苏采青下了车来,就有许多记者拿着相机对她拍,苏采青干脆站在原地,微微笑着让他们拍了几张照。
于志新也知道,现在有无数双眼睛正看着苏采青,此时要配合着苏采青的一举一动,而不是赶着她快走。因此,他也就默默地跟在她身后,完全不抢风头的样子。
见苏采青配合,有大胆的记者抓紧机会提问:“苏老板,请问你对这次的结果有信心吗?”
苏采青笑眯眯地说:“当然有了,不然我也不会来到这儿了。”
大家一想,觉得还真是,第一次审理,苏采青就没出庭,完全是律师和手下人代替出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