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可不敢指望着贾母记住今天说的话,什么不再撮合两个玉儿的亲事,若是今天自己稍软一软,贾敏敢保证不出三天,这个老太太就敢放出两个玉儿自小便有意结亲,甚至交换过信物的风声去。到那时黛玉还挑什么女婿,直接出家吧。
“既然老太太不想认我这个女儿,我也不敢强求。老太太看是直接将我的嫁妆带回荣国府,还是等明天我派人送过去?”贾敏说得那叫个云淡风轻。
贾母觉得自己脑袋要不够使了,自己明明是让贾敏看在自己是她亲娘的份上,不再向王子腾夫人讨要公道,什么时候说不认她这个女儿了?林如海现在位高权重,她才想让两个玉儿结亲,好让林如海全力扶持宝玉。不认贾敏这个女儿,林如海哪还会把黛玉嫁给宝玉,又凭什么扶持他?
贾敏才不管贾母的反应,向着她继续道:“老太太放心,我出时的嫁妆单子存得好好的,里头有些东西虽然九年前已经送进京中,不过为什么送进京,嫁妆单子也写得清清楚楚。母女一场,我不愿意让老太太吃亏,会按着那些东西的价值再补一份,算是给这份母女情一个交待。”
母女情三字咬得很重,贾母心里就咯噔一下,敏儿这是认真的。
一下子贾母的泪流得情真意切:“我只有你们兄妹三个,最疼的便是你。你一离京就是十几年,我时时惦记日日悬心。没想到刚回了京,没说在我跟前孝敬一日,便要归还嫁妆。我究竟有哪一点儿对不起你,竟让你说出这样狠心的话来。”说话间发簪不知为何脱落,白发一下子毛燥起来,看上去老了十岁不止,完全就是一个被伤了心的老母亲形象。
贾敏很想告诉贾母,你要是在哭的过程之中,吐字不那么清晰,条理不那么顺畅,我会更相信你说的话。现在贾敏只静静的看着她的表演,顺带着看看王夫人不停变幻的脸色。
等着看够了,贾敏才向贾母道:“老太太,当年我初进京都,归宁第二日甄贵妃娘娘便召我进宫,责备我不该把老太太气病。不得已,我只好把那些送回京的奴才的供词请甄贵妃明察。”是非真不是你想混淆就混淆的。
贾母的哭声一下子持续不下去,王夫人更是回过神来,站起来边冲着贾敏扑过来边尖叫着:“是你害了我的元春。”
“你竟这样冷心冷情,连自己的侄女都容不下。”贾母也跟着指责。
这里是贾敏的地盘,因不知贾母的来意,哪怕贾母一来就说有要事与贾敏谈,贾敏也没让丫头婆子下去。现在这些人哪儿能让王夫人近了贾敏的身?堵的堵围的围,王夫人再哭嚎漫骂,也近不得贾敏的身,只是白费力气。
自己好好的家,被这两个人闹得菜场一样,贾敏也很气呀,向着早已经回来的林安家的道:“去让林安报官,就说有人强闯官员宅第,意图谋害官眷。”
这个罪名成功的让贾母停止了报怨,让王夫人不再漫骂,两个一齐呆呆的看着贾敏。贾敏才不理她们,向着林安家的喝道:“还不快去。”
林安家的应声便要走。贾母情知贾敏这是铁了心想与自己生份,恨声道:“不必麻烦官差,我就在家里等着你林尚书夫人的嫁妆。”
说完自己站起身形,颤微微向着门口行去。王夫人见贾母都走了,自己在贾敏手里更讨不到便宜,上前想扶住贾母,却被看似虚弱的贾母一把拂开。
贾母现在真的把王夫人给恨上了。要不是她非得向贾敏动手,自己何必向着女儿屡次低头,还得眼睁睁看着女儿返还嫁妆?!外嫁女的嫁妆,那可是她自己的私产,只能留给她的嫡亲儿女。只有那些儿女皆无、娘家又一点儿脸面不要的,才会在外嫁女亡故之后,拉回她的嫁妆。
现在贾敏不光儿女双全,自己也活得好好的呢,就要把嫁妆还给娘家,谁都知道这是要与娘家断绝往来。更何况贾敏刚才已经说过,她早就把那些奴才的供词交给甄贵妃了,元春被遣进辛者库,也只的这一个原因。
甄贵妃即已表明了态度,一旦贾敏送还嫁妆,哪怕是为了替四皇子拉拢林如海,也会站出来说明贾敏为什么会退还嫁妆。
到时荣国府……贾母不敢想,又不得不想,刚一回府便急惶惶的让人快些把贾赦、贾政叫到荣庆堂议事。
贾赦一言不发,贾政一声声的叫老太太,好不容易可以旁听的贾琏心里只有一个大写的该字,便都将目光集中在贾母的身上。
贾母心里不是不悲凉的,一辈子顺风顺水,不想老了老了,女儿要与她断绝关系,两个儿子一点儿主意没有,她这一辈子图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