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心想享受这一世的薛沛,哪愿意自己吹风晒太阳的亲自看着佃户干活,还不是薛成让他给派进京里送信去了?不派薛成不行,薛沛就算已经打定主意窝在庄子里一辈子,可是也得保证自己能安静的窝一辈子,京里必须得有个消息来源。
薛成在京里人头熟悉,薛沛便把自己早就收进空间里的两张铺子的地契拿出来给他,让他进京去找可靠的人打理铺子,赔赚先放到一边,每半个月往庄子里送一封信,说说京里的大事是必须的。
对于薛成看到地契时没有什么惊讶的表情,薛沛还是满意的——薛成是祖孙四代做薛家大管家的人,知道主子些秘密不是什么难事。能替主子保守住秘密,对主子不合常情的吩咐不问不多言才是难事。
当日薛沛刚穿过来的时候,不是没怀疑过薛成是不是皇帝用来监视他的人。可是从第三封密折被无声无息的取走之后,薛成的嫌疑就解除了——那时薛成全程陪在薛沛身边,连个做案时间都没有。
等到罗老爷向薛沛要的人里没有薛成,薛沛才正式放下心来用薛成,对薛成现在的表现可不就很满意吗。只是把这么一个满意的人派出去,薛沛还是觉得自己应该多培养几个忠诚的下人,否则自己一点点拿出东西来,不光薛成□□乏术,薛沛自己也不愿意操那么多的心。
薛沛现在带的是薛沛的大儿子薛坚,这小子干活不惜力,就是脑子不如他老子活泛,得支使到了才明白自己该干什么。
薛蟠对薛坚就不大满意,跟他说话的时候老大的不耐烦。薛沛对此全当没看见——归根到底,薛坚与薛蟠是主仆,主子用什么腔调对奴才说话,都不是奴才不忠的理由。要是薛坚因为薛蟠的态度不好,就起了什么心思,那他也别想着自己将来接替薛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好在观察了几天,薛沛发现薛坚对薛蟠怎么跟自己说话,都觉得理所当然,还为自己不以讨得小主子欢心而苦恼。偏偏嘴又笨,不会跟别人一样奉承薛蟠,以为自己只要把薛蟠交待的活做好了,薛蟠就能喜欢他。
等到薛蟠再一次训斥薛坚没把活做对的时候,薛沛便把薛蟠叫着回庄院,一边走一边问:“你可是觉得薛坚太笨?”
薛蟠就点头:“明明已经跟他说得明白,可他就是做不好。”
“那同兴同福几个人做都没做,怎么不见你训斥他们?”薛沛又追问一句。
“同兴同福几个是要服侍我上学的,并不是做粗使的。”薛蟠觉得几个人没有可比性。
薛沛听了摇头:“这才几日,你就忘了我说的话了?所以把这几个小厮给你留下,是想着他们除了服侍你上学,还能帮着干些活计。可是现在那几个奴才不光不帮着干活,你都忙着,他们还想引着你下河摸鱼上树掏鸟。引不动你就挑干活人的毛病,可见不是个好的。”
薛蟠这几日心里正不自在,听到薛沛这样说,虽然不敢反驳,脚下却用力的踩地,走的噼里啪啦一路烟尘。薛沛知道他这是看着半年的租子收回来,竟然只卖了一千一百两银子,比起预计的还少了二三百两,有些灰心。
这样可不利于薛沛日后让傻儿子顶门壮户,自己做老太爷享受人生的计划,所以上手拉了薛蟠一把,身子也歪斜了起来。薛蟠只觉得自己胳膊一下子沉重了起来,侧脸一看才发现自己父亲脸色潮红,额头有豆大的汗珠,好象十分难受的样子。
“父亲,你怎么了,可是哪里难受?来人,快去请大夫。”薛蟠别的缺点不少,孝顺还是孝顺的。
薛沛有气无力的把身子全靠到薛蟠的身上,现在薛蟠才刚八岁,将将到薛沛的肩膀,哪经得住这么一压?急的越发叫起人来。
最先跑来的就是薛坚,上前来把薛沛一把扶住不说,还拉了快被压倒的薛蟠一把。等薛蟠站直了身子,将薛沛扶到薛坚半蹲的身子上,同福几个才一路小跑的过来,连跑连咋呼的喊着:“少爷,怎么了。哎呀,老爷不好了。”
气的薛蟠直接给那个喊老爷不好了的同兴来了一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还不快去请大夫。”
同兴就一脸的为难:“少爷,咱们庄子离城三十里呢,就是奴才快马加鞭,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赶回来。”
薛蟠脸都黑了,薛坚一边背着薛沛往庄院跑一边向薛蟠说:“少爷别急,奴才知道隔壁村子有个郎中,十里八乡的人都夸他医术好。”
说完见庄院里有人迎了出来,忙让那人去隔壁村子请郎中。一通忙乱后,薛沛躺到床上等着郎中,对不停在地上转圈子的薛蟠问道:“你可看出来了,遇事谁得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