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这样想,张翠花已经把迎春搂到怀里,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我有什么烦心事,不过是想着你竟然一下子长这么大了,过两年就该相看人家,也不知道那家是远还是近,家里人是不是好相处。又想着等着你嫁人了,府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有些感慨罢了。”
迎春的小脸肉眼可见的红了起来,衬着鹅黄的衣衫都有些微红:“母亲说这个做什么,我要一直跟母亲在一起,才不嫁人呢。”
看吧,才九岁的孩子,听说相看就知道是要嫁人了,更觉得害羞,这个时代的女孩子,还真是早熟呢。
张翠花无奈的一笑:“又胡说,女孩子大了哪有不嫁人的,别人不说你有孝心不舍得离开母亲,还以为母亲出不起嫁妆呢。”
“嫁人有什么好。”迎春从张翠花怀里直起身子,正色的看着张翠花:“不嫁人万事都有母亲替wǒ • cāo心,可是嫁了人就得我替别人操心。好些人连见都没见过,就得管着他们的吃喝拉撒。还得时时想着自己的私房,想着孩子是不是不听话不上进,又得防着丈夫纳妾淘气。哪有在母亲身边自在。所以我是不嫁人的。”
“这些话是谁告诉你的?”张翠花已经快找不到自己的声音了,她决定收回自己刚才对迎春的评价,这丫头现在是不是主意太大了些?自己就算做事随性了些,可为了让迎春适应这个时代的规矩,在她面前从来都不敢说一句出格的话。
谁知道自己已经很注意了,迎春却说出这么一番话来。要是让土生土长的古代人听到了,还不得用吐沫星子把迎春淹死?!
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张翠花见迎春一脸还有话说的表情,把她拉着坐到自己身边,问道:“这样的话在我跟前说说也就算了,可不能在别人面前说,知道吗?”
迎春认真的看了张翠花一眼,把鸣柳跟她自己的丫头云淡都打发出去,还刻意放低了声音,道:“母亲,你知道吗,陈嬷嬷她,被赶回娘家了。”
张翠花眼前就出现了一张老实平淡的脸,一张很没有存在感的脸。若不是迎春提起,她都忘记做过迎春奶娘的陈嬷嬷,忘记有这么一个人曾经跟她们一起生活了六年。
“好好的怎么被赶回娘家了?”张翠花有些不解,三年前辞退陈嬷嬷的时候,她可是给了陈嬷嬷封了大大的红包,还送了不少东西,为的就是让陈嬷嬷的家人,看出自己一家是很看重陈嬷嬷的,使她回家的日子好过些。
迎春的眼圈就是一红:“还不是那家子把陈嬷嬷手里的银子都哄骗到手了,想让陈嬷嬷来咱们家里打秋风,陈嬷嬷不愿意,就把陈嬷嬷赶回娘家了。”
所以小丫头才觉得,嫁了人不好吧。张翠花心里觉得迎春现在还小,纠正她的观念总有时间,陈嬷嬷的事儿却已经迫在眉睫,不能不管——陈嬷嬷带迎春带到六岁,迎春怎么能对她没有感情?
“你怎么知道陈嬷嬷回娘家是因为这个?”不是说陈嬷嬷不愿意来府里打秋风吗,那她就是没有来府里求见迎春。人都没见到,迎春又是从哪儿知道陈嬷嬷为什么被赶回娘家的?
“那个,那个,”迎春有些期艾起来。张翠花也不催她,只自己静静的喝茶。迎春知道想改善陈嬷嬷的处境,还得自己母亲出手,只好咬咬牙,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迎春是个念旧的孩子,虽然陈嬷嬷已经回家三年了,可是她还是惦记着陈嬷嬷。不过听夏金桂说,夏太太就不愿意让她与奶嬷嬷过多亲近,据学舌的丫头说,一般人家的主母都是如此,为的是怕孩子与生母离了心。
迎春觉得张翠花没表现出来,是体贴自己怕自己为难,心里一定也如夏太太一样,希望女儿更亲近自己。所以迎春一直没敢在张翠花面前,表现出来自己惦记着已经离府的陈嬷嬷。
即惦记着,便想知道陈嬷嬷过得好不好,还想着不时给陈嬷嬷送点儿东西,希望陈嬷嬷能过得松快些。原本这些事都是让夏金桂家的奴才去做,免得张翠花知道了,以为自己与她离心。
可是三年前夏家却守起孝来,不光主子不好出门,就是一向替迎春给陈嬷嬷送东西的奴才,也不能随意出门了,这让迎春与夏金桂都挺苦恼。
不想刘家的老二觉得这完全不是事儿,主动揽下了这个活计,不时的替迎春给陈嬷嬷送些东西。前些日子府里外头都忙,迎春也就没顾得上给陈嬷嬷送什么,结果昨日刘老二就悄悄派人告诉她,说是陈嬷嬷被赶回娘家去了。
总共不过是一个多月没送东西,陈嬷嬷的丈夫便觉得自己的媳妇没有利用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