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8章(1 / 1)

“多谢姑父一片爱护之情。”贾珠郑重的向林如海道谢,不觉得人家把自己推到前头有什么不对:林如海与贾敏两个关系一般,这是自己身为贾敏那一世的时候就知道的。这么些年来贾政当着荣国府的家,别说给林如海助力了,好几次还想拖着人家一起下水,现在林如海能这么对自己,已经仁至义尽。

林如海见贾珠如此上道,很是欣慰的点头:“此次让你去做事,也是要试试你的心性。现在看来倒是沉得住气、做得成事的。”

贾珠已经起身向林如海行下礼去:“不知姑父现在是不是能收下珠这个弟子?”

林如海满意点头:“自是要收的。”说完便让人去后宅告诉太太,让她准备家宴,议定日子之后,自己会下帖子请人观礼收弟子。

贾敏虽不知道原来林如海已经带着贾珠办事,也用心指点过他,怎么还要办什么拜师宴,却不妨碍她将此事操持的周到圆满。来参加宴会的江南官场中人不多,林如海的同年同窗倒很有几个,让贾珠这个已经与他打过几世交道的人,也不得不赞一句:老狐狸隐藏的够深。

自此之后,贾珠才知道原来林如海带着自己办的事、指点自己读书时的迷惑有多浮浅,不过是些世人自己多想两遍就能明白的道理。

现在林如海教的、带他办的,才是这老官油子的多年心得,贾珠学起来简直觉得自己前几世都白过了。不说别的,只说这与盐商议税,就是常人不敢想的事,林如海不光做到了,让盐商们每年比上一年多交十分之一成盐税,还能让盐商们对他感恩戴德,就不得不让人佩服。

最要命的是,林如海竟不是什么清如水、廉如镜的人物,他也有灰色收入,还不少,可是竟没有人觉得他贪腐,朝庭里也没有攻讦的声音,这就不光是得圣心能做到的。

贾珠一边看的惊心,一边不懂就问,好好的在林如海身边恶补了官场险恶,便是年节也只修书回京,平日并无只言片语问候。

林如海看他与贾敏黛玉等人相处,也是温和周到的性子,对自己的亲生父母竟是如此,对贾母更是连问都不问一声,便知贾政等人是把人心伤的太狠,现在送再多的东西、打发再多的人来服侍,都弥补不回了。

心里不由庆幸自己最初试探的还算情理之中,否则这么得意的弟子,说不得落到谁家手里。若自己不将贾珠收入门下,黛玉五岁生日时的那一场劫,也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哪来的现在儿女又全。

每每想到黛玉五岁生日时发生的事,林如海还是不由的心生凉意:那日不知从何处突然出现的僧道,把林如海与贾敏都给唬住了,却被贾珠大义凛然质问得说不出话来,还被天雷直接劈得神魂俱灭的情形如在眼前,林如海每每想起,都要庆幸自己这个弟子收的太值得。

眼前这道密旨便有些碍眼了。

这道密旨是皇帝收到林如海报告晒盐试验成功,产量是煎煮法数倍后,给出的批复。上头除让林如海详细回报晒盐方法外,不吝溢美之词,表扬林如海替皇帝分忧,为民谋福的举动,表示皇帝看到了林如海的功劳,不久会有恩旨。

恩旨是什么林如海猜得到,应该是给他升官,还可能是进京升官。若这旨意在晒盐法没成功之前下达,林如海会觉得是皇帝对自己的爱护,现在他却只觉得有口气憋在心里,吐不出也咽不下。

皇帝在批复里没得这晒盐法是不是推广,也没提林如海一旦离开扬州,这晒盐法还有已经成熟的两个盐场交给谁。

晒盐成功,盐产增加,对百姓或许是好事,对用盐税控制着江南的皇家来说,就是喜忧参半。自己怎么会因为皇帝痛快批准试验,便认为皇帝会大力推广晒盐呢?

林如海苦笑了一下,命人去请贾珠过来。也没什么可隐瞒的,把事情摊开来对贾珠说了,问他:“以你之见,这盐场是等着圣人派员接手,还是现在便交给地方?”

与林如海对皇帝还抱有一丝幻想不同,贾珠对皇帝是个什么尿性心知肚明,他向林如海笑了一下:“我觉得暂时维持现状好些。圣人自己手里,总要握着点儿东西才放心。”

林如海听懂了他的意思,对皇帝更难保持崇敬之心,叹一口气,声音都低落了些:“本以为盐产增加,百姓不再食淡,可有余钱可得温饱。谁知……”

这就是牢骚话了,说的听的都知道,若是皇帝真有心推广,这晒盐法成不是一日,林如海也不是上报了一次,哪用得到现在还是只有两个晒盐场?

贾珠等林如海说完,才道:“射阳之地,百姓皆已知如何晒盐,便是朝庭不建盐场,盐户交盐也轻松了些,自己也不至食淡,总是好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