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珠这时正看着林诚带人修缮林家老宅,还很自觉的给自己也修了一个书房,仍与在扬州一样,与林如海的书房挨着,方便讨教学问。
林诚是得了林如海吩咐的,对贾珠说的话一点折扣也不打的执行,再数着日子带人去通州,接回了林如海一家四口。
看着整修如故的老宅,林如海心内激荡,面上也带了笑:“日后在珠儿面前,我哪里还有心思可言。”
贾敏也笑:“是,这孩子对一家人的喜好都照顾到了。”
林如海抚须点头,便换了官服去递牌子面圣。皇帝这头接见了林如海,命他去户部做右侍郎,那头宫里便有了贾元春封贵人的旨意。这晋封是看着谁给的,一望便知。
贾珠扶着王夫人起身,自己将圣旨供起后,向李纨道:“准备席面,请姑母一起乐一乐。”
李纨应声去了,王夫人这一口气不吐不快:“现在你姑母哪里看得上咱们这一桌席面。”
“太太,”贾珠头一次这么严肃的对王夫人说话:“纵是姑母看不上,咱们也不能不知道感恩。”就是不知道,你看不上贾敏,却不得不奉承贾敏的时候,心里是何感想。
至于王夫人会不会再对贾敏动什么阴私手段,贾珠半点儿都不担心:自己去扬州之前,王夫人的心腹都已经被敲掉了,那些阴私药物又早被自己洗劫一空,贾敏的身子还是用过修复液的。王夫人,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不,不光是没了牙,她还自以为,小虎崽子的命运也捏在贾敏手里。
原着里助力王夫人架空贾母的贾元春,现在成了王夫人不得不向贾敏伏低做小的软肋。
更让人意外的是,林如海一家被请到贾府的那天,没登过自家几次门的贾宝玉,被不知怎么得到消息的贾母,让人送回了贾府。
这一世的贾宝玉,与原着里很大的不同在于,荣国府上下除了荣庆堂那里,没有几个人会在乎他,也就不再是那个众星捧月的存在。哪怕他的性子还如原着里一样,对女孩儿有着天然的亲近,也愿意替小丫头们跑腿,却还是没有原着里那样成为荣国府的凤凰蛋。
贾母现在又只能每天躺在床上起不得身,贾赦父子才不管贾宝玉现在多大年纪,是不是该开蒙读书,该出门见客,以至贾宝玉见到生人,行个礼都缩手缩脚,说话更是畏缩不已。
贾政那么好面子的人,见贾宝玉如此行事自是气不打一处来,只看着林如海头一次到自家府上,才没直接开口骂人。只一眼一眼的瞪贾宝玉,想着等林如海告辞之后再收拾他。
这么森森的恶意,让贾宝玉更如坐针毡,不时求救一样看向贾珠。贾珠能让这小子现在跑到林黛玉面前摔他那块破石头吗?只当感觉不到贾宝玉的目光一样,淡定的喝自己的茶。
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亏得其中一个还跟林如海读了两年书,可见林如海也不是个会教学生的。贾政这样想着,全然忘了自己跟林如海寒喧过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更忘了自己除了眼前这两个,还有一个儿子叫贾环。
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的林如海,坐在这里也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自在。他在心里把贾珠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功课加了又加,勉强平复着自己起身走人的冲动——贾政是贾敏的兄长不假,可自己也是他下帖子请来的,还是让贾珠亲自上门送的帖子,否林侍郎刚进京忙着与自己的同窗联络感情,哪有功夫与贾政在这里枯坐?
结果你现在给我摆脸子?!
“回京后,功课可否落下?”林如海最终还是选择问贾珠的功课。
哪怕昨日贾珠才送了一篇时文到林府,还是老实的站起身来,说起自己这段时间不解的问题。有问题自要解惑,林如海便旁征博引的跟贾珠探讨起学问来。
期间贾政几次想插嘴,却发现贾珠问的与林如海答的,并不是大家普遍认可的东西,反有离经叛道之嫌。又听了一会儿,实在听不下去的贾政,猛然站起身子,向着贾珠冲了过来:“圣人之言,也是你能曲解的,如此大逆不道,简直有辱圣贤,我都替你羞得慌。”
纵是早想到贾政会有此一出,贾珠还是对他不忍直视,你骂的虽是自己的儿子,可是他的先生就坐在你面前呢,把这话直接说出来,不是打林如海的脸吗?
林如海的脸并不是那么好打的,人已经站了起来:“圣人微言大义,有教无类。当年百家争鸣,至汉董仲舒方休。可是治国用法,行策以墨,仍为正道,怎么在舅兄这里就成了有辱斯文?”
贾政老脸胀得通红,向着林如海恨恨道:“别人如何我不管,可是我的儿子我还管得。有我在一日,便不许他如此曲解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