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王的旨意在朝上公布,引发了一场热议,争议点大约集中在两处,一是袁相何德何能,竟能封王,二是玉罗王子一案要如何处理。叶安当众坦言,爵位与官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之所以想封袁相为王,是因为袁相曾为大魏立下功劳,并且是皇亲国戚。而下令彻查玉罗王子案,亦是为了能查清楚真相,二者并不冲突。
袁相没了官位,此时封爵像是一种补偿,皇帝就连楚王封地都未来及指,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只是皇帝选择帮扶外家,也在情理之中,一个王位虽然好听,没有封地等同于无实权,异姓王再怎样也不会比皇族更高贵。
关键是皇帝的态度表明,袁相极有可能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皇帝把所有弹劾袁相的折子打了回来,朝臣又何必与皇上对着干?
叶安稍加坚持,群臣便不再反对。叶安得了大多数人支持,昭告天下,封袁相为楚王,同时“随意”指了几户人家入宫,代表天下百姓,为新任楚王庆祝。
叶安生怕圣旨传得还不够快,特意命人敲锣打鼓,四处转达圣意。旨到之日,“公子”依旧在悠闲地与人对弈,得到消息之后,他沉默片刻,水晶棋盘上不经意落下了一子,“公子”站起来,袖风蓦地一甩,奋力将整张棋盘连同棋盘上的棋子扫落在地。
“好一个楚王,他也配!”
尽管“公子”佩戴着面具,看不出来脸上是何神情,但是无疑已被皇帝的旨意激怒。
紧接着又有人来报,皇上已挑选了数户人家入宫赴宴,美其名曰替天下百姓向新任楚王道喜、庆祝。
才念了几个名字,“公子”便冷笑:“什么随意,我看皇帝倒是故意而为,否则为何挑来挑去都是崔家出去的人,别人未必能看出来,岂能瞒过我的眼睛,这明摆着是要与我叫板。”
原来皇帝挑的这些人大多是崔家外嫁出去的女眷及其夫家,崔氏虽被先帝满门抄斩,但嫁出去的女子一般会随夫姓,已不能算作崔家的人了。
“公子”身后,有人沉声劝道:“冷静,皇帝这就是故意要激怒你。”
“那又如何,我还怕他不成?”
“公子”漠然,他从没把皇帝放在眼里,拍了拍手,便有数十名黑衣人在他跟前悄没声地跪下来。
“纵使给姓袁的封王又如何,只怕此人无福消受,不如到地底下做王去吧。”
“公子”话音刚落,数十条身影已尽数散去。
这注定将是个不眠之夜。
宣德殿。叶安面前亦站了几排整整齐齐的黑衣暗卫。他已先行送走了暗一与第一拨人手,暗一已被他认命为宫廷侍卫长,他们的使命是要去保护袁相——如今的楚王,眼前的这些暗卫,则是要负责守着宫中赴宴的人质们。
这些人质本没一个想来,但是圣旨已下,由不得他们。叶安实际并不想要他们的性命,为此特意叮嘱过暗卫,行动中切不可伤到人质,若是有人来营救,只管把来人拿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