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星文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他正躺在游艇上,无所事事的看何统用废弃的钢材编织雨棚。
数据流淌在钢铁上,将其弯曲,这种人类难以徒手改变造型的材料,在对方手里塑造出全新的造型。
光看行云流水般的钢材变形过程,何星文甚至在那瞬间get了变形金刚真实存在的可能性。
一个经过精密计算的雨棚伫立在救生艇的上方。
何星文歪了歪脑袋,探出雨棚看向阴沉的天空:“快下雨了?”
“再过十三分钟,在海面上会出现一个低气压,形成……”
何星文没认真听,他摸出一旁的平板电脑,遗憾的看了眼平板上无信号的标志,又把它塞了回去。
这就是他无聊到看何统搭雨棚的原因——随着救生艇的深入,能接收到的信号越来越差,直至方才,彻底失去了信号。
这意味着,何星文唯一的娱乐设施变成了板砖,也意味着救生艇终于离开了近海区域,进一步缩短了跟目的地的距离。
海上航线中断,就是因为在陆地的影响变得微弱的远海区域上形成了“视觉迷雾”,人类无法凭借灵气复苏之前建立起来的科技产物,窥探远海区域。
他们必须依靠最原始的方法,派出各种队伍在海上区域开辟新航线。
这也是为什么科研队伍会集中在公海的原因,人们迫切的需要破解远海区域的视觉迷雾,重新将海洋纳入人类视野,以方便他们更有效的维护新航线。
当然,不仅这一个课题,海洋是不同于大陆的另一个受以太影响的区域,科学家对这片区域充满了好奇。
在各国从远海开辟出公海这片人类控制下的海域后,各国的科研队伍一并涌入远海,进行实地考察。
所以,当其中某只科研队伍突然失去联络的时候,只意味着一点,整个公海都出了问题。
这不奇怪,毕竟,它离海洋太近,又离陆地太远。
何星文无所事事的发了会呆,盯着上方颇具结构美学的雨棚看了半天,突然一骨碌坐了起来,意识到了他方才没注意到的问题:“这些废弃钢材从哪来的?”
救生艇上可没有废弃钢材,它甚至不是钢做的,何星文打量雨棚的骨架,从骨架上残留的痕迹可以看出,这些废弃钢材的规格不小,绝不属于海洋垃圾。
再说了,在航线大部分中断的情况下,大海上哪来这种海洋垃圾?谁会随随便便往海里扔这种玩意?